淑<形>
(形声。从水,叔声。本义:水清澈)
同本义
淑,清湛也。--《说文》
其何能淑。--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。按,清也。
又如:淑淑(清净);淑清(明朗;纯净);淑然(清纯的样子)
“淑”假借为“俶”。善良;美好-
遇人之不淑矣。--《诗·王风·中谷有蓷》
淑人君子。--《诗·曹风·鳲鸠》
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--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
淑,善也。--《尔雅》
有私淑艾者。--《孟子》
九侯淑女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淑人君子,其仪一兮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未获至论之淑真也。--《潜夫论·论荣》
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淑艾(美好;善良);淑人(心地善良之人;明清对三品官之妻的封号);淑慎(美善而敬慎);淑懿(美善;良善);淑景(美景);淑媛(美好善良的女子);淑慝(好坏;善恶);淑女(悠闲洁净的女子);帝王对高官家属的一种封号;淑士(淑人,善人);淑尤(特别美善);淑化(良善的风尚)
美丽;
淑好之人,戚施之所妒也。--桓宽《盐铁论·非鞅》
又如:淑貌(美丽的容貌);淑姿(优美的姿态容貌);淑尤(优美出众,美善过人);淑丽(犹淑美。贤淑美丽);淑美(美丽贤淑);淑令(美丽);淑好(美丽)
妆<动>
(形声。从女,爿声。本义:梳妆打扮)
同本义
妝,饰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亦作娤。
不待饰装(妆)。--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
靓莊(妆)刻饰。--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
曲罢曾教善才服,妆成每被秋娘妒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
又
梦啼妆泪红阑干。
绿云扰扰,开妆镜也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形容憔悴,非昔悦,蓬鬓衰颜不复妆。--鲍照《拟行路难》
想着他眉儿浅浅描,脸儿淡淡妆。--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又如:妆束(打扮的样式);妆台(妇女梳妆用的镜台。亦借指闺房);妆严(妆束;打扮)
假装。同“装”
叉手躬身,妆聋做哑。--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又如:妆谎子(装腔,作假);妆晃(装门面,摆样子)
妆<名>
女子身上的妆饰、脂粉'
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罗襦不复施,对君洗红妆。--杜甫《新婚别》
又如:艳妆;浓妆;妆光(盛装的容貌);妆盒(盛梳妆品的盒子);妆泪(女子的粉泪);妆奁(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)
演员身上的装饰。如:卸妆
装饰的式样
小姑洲北浦云边,二女啼妆自俨然。--唐·李群玉《黄陵庙》
又如:宣和妆;宫样十八九妆;妆束(服饰);妆梳(梳妆打扮的款式);妆饰(打扮的样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