叠<动>
(会意。金文字形,象物体叠放在“俎”上。本义:重叠)
同本义();
曡,重也,积也。--《苍颉篇》
阳始出奥舒、曡。--《书·太元乐》。注:“积也。”
虽累叶百叠,而富强相继。--《文选·左思·吴都赋》
又如:叠石为山;叠暴(显露;指人激动时青筋鼓出来);叠字(单字的重叠);叠雪(重叠飞扬的雪花)
折,折叠,交叠,指用对折或交叠的方法减少长度或宽度。如:叠被子;叠衣服
振作
只好叠着精神,稳着步儿,探着腰儿,挺着胸儿…望前而行。--《镜花缘》
轻击鼓。如:叠鼓(轻轻地连续击鼓)
惧怕
莫不震叠。--《诗·周颂·时迈》
叠<副>
连续;接连;。如:叠次(迭次。一次又一次);叠连(重复;连接);叠接(连续收到)
叠<量>
堆在一起或逐个堆放的大量东西。如:一叠纸;一叠钞票
一簇结合着的但并非捆在一起的相似的条状物。如:她的手中拿着一叠信
梨<名>
(形声。从木,利声。梨为棃的俗字。本义:木名。果实也称梨)
同本义
棃,梨果也。--《说文》
楂棃姜桂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
千树万树梨花开。--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落叶乔木,叶子卵形。花多白色,果子多汁,可食。如:梨枣(古代印书的木刻板。因多用梨木、枣木刻成,故称);梨栗(梨树和栗树);梨云(梨雪,梨英,梨霜,梨蕊,梨花。梨树的花,一般为纯白色)。又指梨树的果实。如:梨果(梨子);梨头(小梨);梨条(用梨子所做的条状果脯);梨干(梨子加工制的果干)
通“黎”。黎民,人民
棃烝殷,罔荒饥。--汉《竹邑侯相张寿碑》
棃庶赖祉。--汉《桐柏淮源庙碑》
又如:梨元(亦作黎元。民众,梨,通“黎”);梨氓(亦作黎氓。黎民,民众。梨,通“黎”)
梨〈形〉
黑;年老;。指老人面色如冻梨
梨,老也。东齐曰眉,燕代之北鄙曰梨。--《方言》
班黑谓之棃黮。--《通俗文》
九十曰鲐背,或曰冻梨皮,有斑点如冻梨色也。--《释名》
梨〈动〉
通“剺”。割
是故博带棃,大袂裂,文绣染。--《管子·五辅》
分棃单于,磔裂属国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》
又如:梨面(以刀划面。中国古代匈奴一些民族的风俗,凡遇大忧大丧,就用刀划脸,表示哀痛)
匈奴闻秉卒,举国号哭,或至棃面流血。--《后汉书·耿秉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