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<形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象兵器,下象盛放兵器的器具。合起来表示把兵器盛放在器中不用,以减少战争,使人民没有危难。本义:吉祥;吉利)
同本义
吉,善也。--《说文》
礼义顺祥曰吉。--《周书·武顺》
安贞吉。--《易·坤》
吉哉。--《书·皋谟》
文王当兴,赤雀适来;…吉物动飞而圣遇也。--《论衡·初禀》
吉服(古代祭祀时穿的礼服);吉帖(婚帖,庚帖);吉谶(预示吉祥的隐语或图记);吉羊(吉利祥瑞。古代器物上多铭刻“吉羊”二字。羊,古祥字);吉卜(吉利的卜兆);吉幸(吉利幸运);吉征(幸运的征兆)
善;美
吉事先近日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令月、吉日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
吉礼大祝。三曰吉祝,五曰吉拜。--《周礼·大宗伯》
吉人之辞寡。--《易·系辞》
吉日兮辰良。--屈原《东皇太一》
吉士(古时对男子的美称。引申指大华优美之人);吉灵即溜(形容身段灵活);吉吉抖抖(弯曲成串的样子)
吉<名>
朔日。如:吉月(农历每月初一)
婚礼,通常包括伴随的庆祝活动。如:吉席(婚礼);吉期
古代祭祀鬼神的礼仪。为五礼(吉、凶、宾、军、嘉)之一。如:吉巳(古礼,皇后于每年季春三月之巳日躬亲蚕桑之事,其日卜须吉,故称“吉巳”);吉典(吉礼之仪典);吉服(古祭祀时所著之服)
古州名。隋置。唐、五代、宋、清因之。在今江西省吉安市
象声词。如:吉蹬蹬(马蹄声);吉丁(金属玉器清脆的碰击声);吉丁当(金属玉器等物碰击或折断声);吉丁丁珰(器物撞击的响声);吉丢古堆(形容波涛汹涌澎湃的声音);吉丁疙疸(坑洼不平的样子)
斯<动>
(会意。从斤,其声。其所以盛木柿。斤,斧子。本义:劈;砍)
同本义
斯,析也。--《说文》
墓门有棘,斧以斯之。--《诗·陈风·墓门》
有斯明享。--《书·酒诰》。郑注:“析也。”
厮(斯)舆之卒。--《汉书·严助传》。注:“析薪者也。”
扯裂
斯,裂也。--《广雅》。王念孙疏证:“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。”
分开
斯而析之,精至于无伦,大至于不可围。--《庄子》
距离;离开
华胥氏之国…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。--《列子·黄帝》
斯<代>
“斯”假借为“此”,这,这个
斯,此也。--《尔雅·释诂》
斯言之玷。--《诗·大雅·抑》
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馋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而毅宗之语公主,亦曰:“若何为生我家?”痛哉斯言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又如:斯世(此世,今世);斯人(此人);生于斯,长于斯
斯<连>
则。就--表示承接上文,得出结论
人之性,心有忧丧则悲,悲则哀,哀斯愤,愤斯怒,怒斯动,动则手足不静。--《淮南子》
斯<形>
通“厮”。古时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。引申为卑贱;
旅琐琐,斯其所取灾。--《易·旅》
乡官部吏,职斯禄薄。--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上疏
又如:斯役(厮役。指干杂事的劳役);斯养(即厮养。奴仆)
白色
有兔斯首,炮之燔之。--《诗·小雅·瓠叶》
斯<助>
表示结构,相当于“之”、“的”
秩秩斯干,幽幽南山。--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
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,以确指行为的对象,相当于“是”
笃公刘,于京斯依。--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
用在形容词之后,相当于“然”
王赫斯怒,爰整其旅。--《诗·大雅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