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<名>
(《说文》以“求”为“裘”之古文。省衣,象形。金文与战国古文作“求”。本是“裘衣”的“裘”。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,所以甲骨文在“衣”字外加毛。表示裘衣。本义:皮衣)
“裘”的古字。皮衣
乐正求。--《汉书》
姓
求〈动〉
请求;干请;乞助;;
求,乞也。--《增韵》
因留怀王以求割地。--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
求救于齐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有求于我也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求其能千里也。
求救于孙将军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求浼(请求;央求);求神福(祈求神灵保佑;祝福);求张良,拜韩信(到处求人;求托有用的人);求化(乞求人施舍财物)
追求,谋求;寻求;寻找;
求,索也。--《玉篇》
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入水求之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求剑若此。
求人可使报秦者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列传》
不求闻达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求利以污其行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求钱之民。--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以求钱也。
以求重价。
求太监后。--明·崔铣《洹词·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又如:求代(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“替死鬼”,以求投胎托生);力求(极力追求;尽力谋求);求友(寻求朋友);求正(寻求正道);求合(寻求志同道合者);求采(搜求选取);求觅(寻找);求访(寻觅探访)
索取;
我之求也,此何罪?请杀我乎!--《左传·桓公十六年》
以城求璧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列传》
空言求璧。
就吾求寒衣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忽啼求之。--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探索x
不得于言,勿求于心;不得于心,勿求于气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求思之深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求古仁人之心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责备,责求
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--《论语·卫灵公》
选择。如:求牛(择牛以供祭祀);求偶(择求配偶)
招来
求善良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贪求;贪婪
不忮不求。--《诗·邶风·雄雉》
通“逑”。聚合
彼交匪敖,万福来求。--《诗·小雅·桑扈》
通“赇”。贿赂
阜其财求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壮<形>
(形声。从士,爿声。本义:人体高大,肌肉壮实)
同本义;;
壮,大也。--《说文》
壮,健也。--《广雅》
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,或谓之壮。--《方言》
三十曰壮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壮士,赐之卮酒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右贤王惊,夜逃,独与其爱妾一人,壮骑数百驰。--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
男气壮力。--《逸周书》
壮哉我中国少年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三小姐长远勿见,好像壮仔点哉。--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
又如:壮浪(健壮);壮盛(强壮旺盛);壮勇(强壮而勇敢);壮武(强壮勇武);年轻力壮;兵强马壮;壮健(强壮,强健)
豪壮;豪迈
彼不知惧,而学壮语,此之不武,何能为也。--《晋书·谯刚王逊传》
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。--杜甫《壮游》
又如:壮夫(豪壮之士,豪杰);壮思(豪壮的情思);壮情(豪壮的情怀、抱负);壮意(豪壮的意气)
勇壮
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--《战国策·魏策三》
又如:壮武(勇壮,雄武);壮悍(勇壮强悍);壮毅(勇壮刚毅);壮辞(勇壮的言辞)
宏伟
克壮其犹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
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,非壮丽无以重威。--《史记·高祖纪》
又如:壮丽(雄伟华丽);壮制(宏伟的制作);壮图(伟大的志愿、计划)
坚实,坚牢
金绳铁索纽壮,古鼎跃水龙腾梭。--韩愈《石鼓歌》
壮<动>
增强
《唐史拾遗》曰:“汝阳王王进尝于上前醉,不能下殿,上遣人掖出之。”王进谢罪曰:“臣以三斗壮胆,不觉至此。”--杜甫《饮中八仙歌·注》
又如:给他壮胆;壮声势
长成年,长大-
男女当壮,扶辇推舆,相赌树下,戏笑超距,终日不归。--《管子》
以…为壮美;赞赏
单于壮其本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何其壮也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甚可壮也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识者壮之。--《明史》
伤。通“戕”(楱溁??))
姤,女壮,勿用取女。--《易·姤》
韩安国壮趾,王恢兵首,彼若天命,此近人咎。--《汉书》
壮<名>
壮年。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为壮
少壮不努力。--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
比后壮乃问其母。(壮:成年。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用。长大成人。)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灸法术语x
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。每灸一个艾炷,称为一壮
指艾炷。如大壮灸,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,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
壮族的省称。原作“僮”
∶长大成人
诸子壮大,未能以有室家。--王安石《上执政书》
∶变得强大;使强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