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<名>
(形声。从糸,隹声。本义:系物的大绳)
同本义
维,紘也。--《玉篇》
维,车盖系也。--《说文》
维,系也。--《广雅》
斡维焉系。--《楚辞·天问》
维王之大常。--《周礼·节服氏》。注:“维之以缕。”
居其维首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年》。疏:“纲也。”
天柱折,地维绝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
又如:维纲(用以系物和提网的绳。亦指维系、保持)
隅,角落
维,隅也。--《广雅》
东北为报德之维也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》
又如:四维(四角);维那(寺院里地位次于首座的僧职);维岳降神(高山降其神灵)
关键
人君者,摄天地之政,秉四海之维。--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
法令为维纲。--《管子·禁藏》
又如:维纲(纲纪;法度)
几何学上指空间独立而互相正交的方位数,通常的空间有三维,平面或曲面有二维,直线或曲线只有一维
网
维,网也。--《集韵》
古地名,。故地在今四川省理县
生物体中的丝状组织。如:纤维(动、植物体中的丝状组织)
维<动>
拴;系
絷之维之,以永今朝。--《诗·小雅·白驹》
诸侯维舟。--《尔雅》。李注:“中央左右相维持者曰维舟。”
牛马维娄。--《公羊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。注:“系马曰维。”
又如:维舟(系船靠岸停泊);维絷(羁绊束缚,强被挽留);维娄(系缚;羁縻);维梢(系船停泊);维楫(系船之绳和船桨);维绳(用绳系缚。比喻加以束缚);维结(连结);维城(连接城池以藩卫邦国)
思考,计度。通“惟”
维万世之安。--《史记·秦楚之际月表》
又如:维度(思念;计度)
维持;维系
四方是维。--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又如:维匡(扶持匡正);维挽(维护,挽救)
表示判断,相当于“乃”、“是”、“为”
众维鱼矣。--《诗·小雅·谷风》
又如:维听(是听);维恭维敬(毕恭毕敬。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)
维<介>
由于
维子之故。--《诗·郑风·狡童》
又如:维是(由于是…)
维<连>
相当于“与”
贲鼓维镛。--《诗·大雅·灵台》
与百官之政事师尹,维旅牧相,宣序民事。--《国语》
同“唯”。独
维予与女。--《诗·小雅·谷风》
又如:维能(唯独能够)
维<助>
用于句首,无义
维以不永伤。--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
维昔黄帝,法天则天。--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
用于句中,帮助判断
我马维驹。--《诗·小雅·皇皇者华》
我马维骐》
纲<名>
(形声。从糸,表示与线丝有关,冈声。本义:提网的总绳)
同本义
纲,维紘绳也。--《说文》
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--《书·盘庚》
纲纪四方。--《诗·大雅·棫朴》。笺:“张之为纲,理之为纪。”
四方之纲。--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
举其宏纲。--《书·序》
纪纲之仆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善张网者引其纲,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。则是劳而难,引其纲则鱼已囊矣。--《韩非记·外储说右下》
又如:纲挈目张(犹纲举目张);纲提领挈(提起网纲,挈住裘领。比喻抓住要领)
事物的关键部分,事理的要领
为政贵当举纲。--《北史·源贺传》
然洽闻之士,宜撮纲要,揽华而食实,弃邪而采正。--《文心雕龙·诸子》
熔则纲领昭畅。--《文心雕龙·熔裁》
法令为维纲。--《管子·禁藏》
又如:纲辖(朝廷中枢总要之职。唐、宋多指尚书省执政官);大纲(内容要点);一部两卷本的世界史纲
纲维;法度;。如:纲条(法纪);纲理(纲纪;法度);纲网(纲维;法度);纲宪(法纪;法度)
生物分类中的一个大类,位于目之上,在现代分类中位于门或部之下,而在林奈分类法中为最高种类。如:鱼纲;鸟纲;哺乳纲
唐、宋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。如:茶纲;盐纲;纲盐(编队运送的大批食盐);纲运(成批运送大宗货物。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,分若干组,一组称一纲)
纲<动>
系束;
纲恶马。--《周礼·夏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