驸<名>
(形声。从马,付声。副马。本义:驾副车或备用的马)
同本义
驸,副马也。--《说文》。桂馥注:“副马也者,《后汉书·鲁恭传》:‘赐驸马从驾’。注云:‘驸,副也,非正所乘,皆为副。’
驸马都尉。--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
又指驾副车的马
通“辅”。车厢外的立木。引申为辅助
乃斩其仆,车之左驸,马之左骖,以徇三军。--《史记》
骊<名>
深黑色的马
骊,马深黑色。从马,丽声。--《说文》
有骊有黄。--《诗·鲁颂·駉》
戎事乘骊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盗骊。--《穆天子传》
四骊济济,垂辔沵沵。--《诗·齐风·载驱》
又如:骊歌(告别的歌。“骊驹之歌”的简称);骊驹(纯黑色的马;逸“诗”篇名);骊黄(黑马和黄马)
山名。骊山。又名蓝田山。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。古代骊戎居此,故名骊山。如:骊山会(西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,于骊山举烽火戏诸侯,失信天下而导致大乱);骊山老母(骊山之姥。神话中的女仙)
古邑名,。在今陕西省临潼县。周初骊戎所居,秦置骊邑。北宋时改称临潼
姓
骊<形>
黑色
骊,黑也。--《小尔雅》
白马从骊驹。--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又如:骊马(黑色的马;齐驱并驾的马);骊龙(古代传说中颔下有珠的黑龙);骊珠(宝珠。传说出于骊龙颔下);骊驹(黑色的小马)
骊<副>
通“丽”。附丽;并列,用两匹马驾车
骊马二驷。(并驾之马八匹。)--《汉书·王莽传》
又如:骊驾(车马并排而行);骊马(齐驱并驾的马)
骊山北构
.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,是名词做状语表示(阿房宫)从骊山(造起)。北构:向北建筑
骊山北构而西折,直走咸阳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