寅<形>
(象形。据甲骨文为矢形。小篆讹变。本义:恭敬)同本义
寅,居敬也。--《说文》
寅,敬也。--《尔雅》
夙夜惟寅。--《书·舜典》
严恭寅畏。--《书·无逸》
寅哉寅哉。--《周书·祭公》
寅宾出日。--《书·尧典》
又如:寅亮(恭敬信奉);寅畏(恭敬畏惧);寅清(言行恭谨,持心清正)
寅<名>
地支的第三位
寅,髌也。正月易气动,去黄泉欲上出,侌尚强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髌,字之误也,当作?。”
又如:星次序数之一。古代天文学十二星次中的“析木”为寅
在历法中用以纪年,太岁(反木星)运行到析木为寅年,太岁的名摄提格。如:寅皮(老虎皮,亦指属虎的人)
用以纪月,指夏历正月。如:寅月;寅正(农历正月)
用以纪时,指凌晨三至五时
寅不通光,而卯则日出。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寅正一刻(四点一刻)
同僚。如:寅翁(对在同一衙门做事者的敬称);寅家(同僚);寅丈(对同僚的尊称);寅兄(旧时同僚之间的的敬称);寅生(同寅,同官)
五行属木
寅,木也。--《论衡》
威<名>
威力;威风;
威,畏也。--《说文》
威也者,力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荡兵》
有而可畏谓之威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严大国之威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秦王之威。
威天下不以兵革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威棱威乎邻国。--《汉书·李广传》
威振四海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为敛威去。--《明史》
又如:威风杀气(威风恶煞;盛气凌人);威弧(很有威力的弧矢);威折(以威力使之折服);威服(以威力慑服);威柄(威权,权力);威畏(以威势使之畏服);威约(威势为人制约);威凌(以威势相欺凌);威绥(以威力使之安定)
尊严,威严
畏威保位。--《明史》
吏惮其威。
又如:威荣(尊严与荣华);威法(威严的法令);威神(尊严的神灵);威裕(威严和宽仁);威敬(有威严,令人敬重);威光(威严的光芒);威棱(声势威仪);威德(威严与恩德);威锋(威德);威权(威势与权力);威灵(声势威仪);威声(威严的名声);威神(威仪的神灵);威化(声威德化)
虐害。通“畏”
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--《老子》
刑罚。如:威威(处罚罪犯);威令(刑法或军政命令);威辟(重刑苛法)
古代军事编制单位
百户为“威”,设中、前、后、左、右五所,每军百户曰威。--《南疆逸史》
威<形>
方∶漂亮的
楹联贴好了,徐炳华得意地问众人:“威不威?”傻子权竖起两个大拇指,大声说:“威呀”!--陈残云《香飘四季》
威<动>
畏惧。通“畏”
死丧之威,兄弟孔怀。--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
威,畏也,可畏惧也。--《释名·释言语》
见怀思威。--《国语·晋语四》
震慑
吾三战而三胜,声威天下。--《战国策》
教我先威众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