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可声。本义:黄河)
同本义()
河,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,发原注海。--《说文》
导河积石。--《书·禹贡》
河阳之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三豕涉河。--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又如:河堧(黄河河边之地);河湟(黄河与湟水);河朔(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);河洛(黄河与洛水);河堑(黄河沿岸的壕沟)
河流的通称
南方无河也,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。--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注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--杜甫《春望》
韩信钓河曲。--《后汉书·郦炎传》
散作满河星。--清·查慎行《舟夜书所见》
河出伏流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鸡翼城河面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沿河施放。
又如:河次(河边);河浒(河边;河畔);河畔(河滨);河津(河流的渡口);河洲(河中可居的陆地)
天河,银河
秋河曙耿耿。--谢元晖《诗》。注:“天汉也。”
又如:河星(银河中的星星);河云(指银河)
指河洲,河滨。如:河津(河边的渡口);河澳(河边弯曲的地面);河润(指沿河湿润之地);河濆(河边,沿河的高地)
指河伯G。如:河公(河伯);河庭(河伯的住所)
指河图-。如:河纪(指河图)
智<形>
(会意兼形声。从日,从知,知亦声。“知”的后起字。本义:聪明,智力强)同本义;
然后智生于忧患。--《荀子》引《孟子》
甚智其子。--《韩非子·说难》
不可谓智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智术浅短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少年智则国智。--清·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
又如:智赛隋何,机强陆贾(二人均为汉、楚时代智囊人物。意为聪明经顶,灵活异常);智数(才智;见识)
智<名>
智慧,智谋;
智,烛也。--《法言·脩身》
智,性也。--《韩非子·显学》
智者,心之府也。--《淮南子·俶真》
四时能变谓之智。--《管子》
凡人之智,能见已然,不能见将然。--贾谊《治安策》
又如:智着(智慧;知识);才智(智慧和才能);智刃(智慧之刃)
计谋;策略
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。注:“智故,巧诈也。”
又如:智计(计谋;智谋);智术(指君主通晓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、手段);智量(计策,计谋);智算(谋划,计算);智虑(智谋;谋划)
知识
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。知有所合谓之智。--《荀子》
智士。有智慧的人
语曰:“仁不轻绝,智不轻怨。”--《战国策》
又如:智地(智士集中之地)
春秋时晋国地名,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北
姓
智<动>
通“知”。知道,认识
狗犬不智其名也。--《墨子·经说下》
而不智也。--《墨子·号令》
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。--《管子·法法》。王念孙云:“智与知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