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<名>
(形声。从辵,臱声。本义:山崖的边缘)
同本义;;
边,行垂崖也。--《说文》
边,垂也。--《尔雅》
白帝城边足风波,瞿塘五月谁敢过。--唐·李白《荆州歌》
又如:崖边;岸边;水池边;边侧(边沿,旁侧);边涯(边际;边缘)
边境;
其在边邑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。注:“九洲之外。”
顿颡于边。--《国语·吴语》。注:“边,边境也。”
臣闻五大不在边,五细不在庭。(五大:一种大人物。)--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
思念北边之末安。--《盐铁论·利议》
归来头白还戍边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诗
又如:边人(边境的人);边民(边境的人民);边缺(边远地区官职的空缺);边任(驻守边远地区的重要职位);边庭(边疆);边夷(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);边功(在边境抗敌所建立的功劳)
旁边
边,方也。--《广雅》
续衽钩边。--《礼记·深衣》
齐衰不以边坐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鸟宿池边树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又如:左边;右边;边厢(旁边);边邦(邻邦);边近(旁边,附近)
尽头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--唐·杜甫《登高》
又如:无边;无边无际;边梢(树枝的末梢)
边区的省称。如:边府(边区政府);边币
方位词的后缀
故垒西边。--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又如:东边;西边;后边;前边
姓
边<动>
靠近
齐边楚。--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。集解:“近也。”
又如:边鄙(靠近边界的地方);边海(靠海,临海;海边);边带(邻接,毗连)
城<名>
(会意。从土,从成,成亦声。本义:城墙)
同本义。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。一般分两重,里面的叫城,外面的叫郭,城字单用时,多包含城与郭。城郭对举时,只指城
城,所以盛民也。--《说文》
城郭沟池以为固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使老弱女子乘城。--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
百雉而城。--《公羊传·定公十二年》。注:“天子周城,诸侯轩城。”
城为保民为之也。--《谷梁传·隐公七年》
城者,可以自守也。--《墨子·七患》
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。--唐·李白《送友人》
又如:城内;城外;万里长城;城守(据城守御);城曲(城墙角落的地方);城铺(城上巡查的岗位);城堵(城墙)
古代王朝国都、诸侯封地、卿大夫采邑,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。皆可称城
邑曰筑,都曰城。--《左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
又如:城大(一城的长官。即城主);城主(一城之主);城辇(帝王所居的都市。也泛指京城);城禁(城市的警戒防卫)
城市
今日割五城,明日割十城,然后得一夕安寝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又如:东城,西城;城雕(城市雕塑)
国
土国城漕。--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
城<动>
筑城
今吴是惧而城于郢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
又如:城郭国(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);城干(筑城时埋置土中的木柱)
守城
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,城嘉陵江南。--唐·孙樵《书何易于》
又如:城寨(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);城操(备边;备边士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