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<名>
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中象旗杆,上下有旌旗和飘带,旗杆正中竖立。本义:中心;当中,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)
同本义
中,和也。--《说文》
中离维纲。--《仪礼·大射仪》
与太史数射中。--《周礼·射人》
持弓矢审固,然后可以言中。故盛算之器即曰中。--《礼记·射义》
古者天子地方千里,中之而为都。--《新书·属远》
中有都柱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天门中断。--唐·李白《望天门山》
中通外直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中轩敝者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
中山峨冠而多髯者。
又如:人中(人嘴上唇当中处);华中;中浣(农历每月中旬);中土(中原地区。古以冀州为中土,汉以来以河南为中土;中国);中天(天空的中央);中夕(夜半);中色(中央之色,即黄色);中甸(京都);中江(江流的中央);中非(指非洲中部地区)
内,里面。与“外”相对;;;
五帝之中无传政。--《荀子·非相》
儒有衣冠中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
皮树中、闾中、虎中、兕中、鹿中,是也。--《礼记·乡射礼记》
以益中外之累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中有鲁人冯三保者、精技击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事变中起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心中(心里);内中(里头);家中;水中;队伍中;中水(水中);中垢(尘垢之中)
半;中途;半中腰
夜中,星殒如雨。--《春秋》
又如:中缀(中途停止);中夕(半夜);中分(从中间分开);中半(对半);中白(半白);中判(对半分开);中阪(半山坡);中夜舞(夜半起舞)
方位名。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,中间;居中;
晋太元中,武陵人捕鱼为业。--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又如:中门(内、外门之间的门);中阵(中陈、居中的阵地、营垒,一般为主帅所在地);中部(居中的部分);中处(适中的处所);中殿(居中的宫殿)
指宫禁之内。亦借指朝廷
赵高用事于中。--《史记》
公来自中,天子所倚。--唐·韩愈《祭董相公文》
又如:中涓(皇帝亲近的侍从官);中侍(宫中的侍从官);中使(宫中派出的使者);中尚方(古代官署名。掌宫内营选杂作);中秘书(宫廷藏书);中书(皇宫中的藏书)
内心
忧从中来。--曹操《短歌行》
又如:中顾(内心顾念);中私(内心的感情);中函(藏蓄于内心)
中国的简称。如:洋为中用;中美关系
中国的本地人、居民或其后代。如:中外皆宜
内脏
五中所主,何藏最贵。--《素问》
中介人-
中央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中见(见证人)
姓
中<形>
中等;
受中赏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中家以上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中才(中等才能);中则(中等。指田赋);中知(中等的才智);中币(中等品级的货币);中川(中等的河流);中平(中等,平常);中甲(金代科举考试成绩中等者);中兄(才德一般的兄长)
方∶成,行,好
正要与姐姐、姐夫商量了,往府里讨去,可是中么?--《二刻拍案惊奇》
又如:中不中
容易
我是薛家丫头,狄家媳妇,我的钱不中骗。--《醒世姻缘传》
合适,适当;
是秦之计中,齐燕之计过矣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
余观君疏于世故,而谋国无不中。--宋·叶适《袁声史墓志铭》
不偏不倚,正
头颈必中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
衣冠不中,不敢以入朝。--《晏子春秋》
通“忠”。忠诚
难进而尽中。--《孝经·圣治》
中和,祗庸孝友。--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
中不上达。--《荀子·成相》
水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中间像水脉,两旁似流水。“水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从水的字,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,或表示水的流动,或水的性质状态。本义: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,无色无味且透明,形成河流、湖泊和海洋,分子式为2,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)
同本义
水,准也。--《说文》
水,准也。准,平也。天下莫平于水。--《释名》
积阴之寒气为水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》
五行一曰水。--《书·洪范》
凡平原出水为大水。--《左传·桓公元年》
水曰清滌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刘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盖世,众士慕仰,若水之归海。--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水铫(烧水用的小型器具);水头儿(风波);水湿(水气;潮气);水蛊病(水臌病);水中丞(砚台旁边用来贮水磨墨的小水盂);水落归槽(比喻心里踏实安定);水喷桃花(比喻脸色好看);水镜先生(指三国时的司马徽,清明如水和镜);水陆杂陈(水陆毕陈。山珍海味一齐陈列出来);水廓(傍水之城廓);水涡(水中漩涡);水馆(临水的馆舍或驿站)
特指河流
在水之湄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去来江口守空船,绕船月明江水寒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又如:水口(渡口);水汊(河的支流);水志(记载河道水系的书籍);水牒(指记述河道水系的文献);水谷(山间河沟);水尾(江河的末端);水老鼠(专在船上偷窃的贼);水事(关于江河水利的事宜);水禁(有关河川方面的禁令);水会(河流汇合处)
泛指一切水域
水府幽深,寡人暗昧,夫子不远千里,将有为乎?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刘备、周瑜水陆并进。--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水陆(佛教中的水陆道场);水泊(湖泽);水居(居住于水乡);水隍(水沟);水王(海的别称);水伯(传说中的水神;大河流);水宿(水上宿夜;水中住宿);水脉(水路,地下的伏流);水潦(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)
汁、液的通称。如:水礼(果饵等礼物);水果糖(掺用果汁制成的糖果);墨水;口水;泪水;药水;汽水
大水;水灾
故尧禹有九年之水,汤有七年之旱。--汉·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曰:天地有法乎?曰:水旱疾疫,即天地调剂之法也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又如:水备(防止水患的设施);水墉(防洪墙)
星名。如:水宿(星座名。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)
官名'。如:水虞(古代官名。掌管川泽的政令);水官(掌管治水、征收鱼税的官)
货币中银的含量。银子的成色,转为货币兑换贴补金及汇费之称。如:贴水;扣水;汇水;水丝(成色低劣的银子)
五行之一,
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--《书·洪范》
水生动植物。如:无力买田聊种水,近来湖面亦收租
旧指尼姑和娼妓的痛苦生活境遇。如:水局(旧指妓院娼家);水客(跑码头的商人,也指人贩子)
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。又“发水”就是“发财”x
指水军
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。--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水族。中国少数民族之一,居住在贵州省
姓
水<动>
泅水,游泳
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:水式(指游水的技能);水行(谓游水);水事(指驾船、泅水之类的事情)
哄诱探询x。如:连水带拍,把他问的三心二意
用水测平
匠人建国,水地以县。--《周礼》
方∶不成功,败了
我这个月,水啦。--《伐木人传》
水<形>
方∶马虎的,不负责任的
这个办事的太水了!事情没办妥,还损坏了一辆车子。--《常用东北方言词浅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