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<名>
(象形。从日,尧声。本义:天明)
同本义。今专指天刚亮;
晓,明也。--《说文》
冥冥之中,独见晓焉。--《淮南子·俶真》
晓驾炭车辗冰辙。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晓看红湿处。--唐·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晓当尽戮之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梳晓鬟也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晓风残月。--宋·柳永《雨霖铃》
又如:破晓(刚亮);拂晓(天快亮);晓雾;晓舌(鸟拂晓叫);晓暝(天将亮的时候);晓行;晓鸡初啼;晓星;晓岚;鸡鸣报晓;晓夕(日夜);晓天,晓色(拂晓时的天色);晓月,晓魄(拂晓残月)
清晨
晓光浮野,朝烟承日回。--梁·简文帝《侍游新亭应令诗》
又如:晓日(朝阳);晓夕;晓光(清晨的日光);晓妆(晨妆);晓昏(朝夕);晓霜(早上的霜露)
晓<动>
明白,了解;
晓,慧也;快也;智也。--《广雅》
晓然以至道。--《荀子·臣道》。注:“明喻之貌。”
明主不深晓,以为仆沮贰师,而为李陵游说。--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
上晓音律。--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使使晓武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展玩不可晓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晓白(通畅明白);晓旨(明白用意);晓析(了解);晓知,晓明(通达,明白)
告知,使明白;.
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。--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
又如:晓喻(通告;告诉);晓世(使世人知道);晓告(告知);晓字(告示)
嘎<象>
(形声。从口,戛声。象声词)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。如:嘎支;嘎嘎笑声;鸭叫声;嘎杂子(蛮不讲理的人)
嘎巴
;形容树枝等断裂的声音
嘎巴
方∶粘东西干后牢固地附着在别的东西上
瞧,浆糊都嘎巴在你袖子上了
嘎噔
象声词,形容物件受力折断、绷断的声音
猛听得嘎噔一声,弓弦断了
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心里嘎噔一震,再也无法平静
嘎嘎
;鸭叫声
咬咬嘎嘎水禽声,露松阴满院清。--唐·李山甫《方干隐居》
嘎啦
,象声词,形容雷、车轮等震动的声音
嘎啦一声响雷
北风呼呼地刮着,刮得窗户嘎啦山响
一辆马车嘎啦地迎面驶来
嘎然
∶形容声音的嘹亮
北雁南飞,嘎然声鸣令人心碎
∶形容声音骤然停止
门突然被推开了,屋子里的笑声嘎然而止
嘎渣儿
方
∶痂
∶食物烤焦、烤黄的那层硬皮
饼嘎渣儿吃起来挺香
嘎吱
象声词,形容物体在压力作用下发出的吱吱嘎嘎的声音
嘎吱一声,门开了
扁担嘎吱作响
嘠<形>
儿童聪明乖巧而调皮的。常含有喜爱的意味。如:又淘又嘎又皮的小孩
脾气坏,乖僻。也写作“玍”。如:嘎小子;嘎子;嘎家伙
嘎〈动〉
卡。夹在中间
似鳔胶粘住口角,似鱼刺嘎了喉咙。--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。又如:鱼刺嘎了喉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