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<名>
(形声。从女,台声。本义:开头,开始)
同本义。与“终”相对;
始,女之初也。--《说文》。朱曰:“裁衣之始为初,草木之始为才,人身之始为首为元,筑墙之始为基,开户之始为戽,子孙之始为祖,形生之始为胎。”
无名天地之始。--《老子》。注:“始者,道本也。”
始求深也。--《易·恒》。虞注:“乾为始。”
君子慎始。--《礼记·经解》
礼始于冠。--《礼记·昏义》。注:“犹根也。”
天地者,生之始也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始缢即气绝。--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。--蔡元培《图画》
又如:始卒(开始和终止);始室(始娶的妻子,元配夫人);始基(初立的基业);自始至终
过去,从前
公侯之子孙,必复其始。--《左传》
根本,本源
坚树在始。--《国语》。韦昭注:“始,根本也。”
姓
始<副>
当初,在最初的时候
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,岁赋其二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庭中始为篱,已为墙,凡再变矣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又如:始春(立春日。二十四节气之一);始愿(最初的志愿);欲善终,应善始;始初(开始,起初);始闻其语(当初听到他的话)
曾,尝
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,皆我有也;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。--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
刚刚;才,
至丹以荆卿为计,始速祸焉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始适还家门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千呼万唤始出来
然后;随之;立刻就
母亲良氏,素有阴虚之症,服药即吐,惟以海参煮食,始能稍安。--《镜花缘》
仅仅,只
访古始及平台间。--唐·李白《梁园吟》
始<动>
谋划
爰始爰谋,爰契我龟。--《诗·大雅·緜》。马瑞辰通释:“始亦谋也。爰始爰谋,犹言是究是图也。”
滋生
君子念始之者也。--《礼记》。郑玄注:“始,犹生也。”
纪<名>
(形声。从糸,表示与线丝有关,己声。本义:散丝的头绪)
同本义
纪,别丝也。--《说文》
三纲六纪。纪者,理也。--《白虎通》
众之纪也。--《礼记·礼器》。注:“丝缕之数有纪。”
譬若丝缕之有纪,网罟之有纲。--《墨子·尚同上》
茧之性为丝,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,则不能成丝。--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
开端,头绪
纪,绪也。--《方言十》
又如:乱其纪(事情乱了端绪)
要领
义也者,万事之纪也。--《吕氏春秋》
故乐者,天地之命,中和之纪,人情之所不能免也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纲领;纲纪
纲纪四方。--《诗·大雅·棫朴》
道者,万物之始,是非之纪也。--《韩非子·主道》
又如:纪经(纲常);纪纲(网罟的纲绳。引申为法纪与政纲;治理;管理);纪序(纲纪次序)
法则;准则
无变天之道,无绝地之理,无乱人之纪。--《吕氏春秋·孟春》
又如:纪法(法律;法规)
纪律。如:法纪(法度和纪律);军纪;纲纪;党纪
终极;。如:纪极(极限);纪限(极限)
仆人。如:纪纲(仆人)
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,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代或时期。如:世纪;中世纪
地质上的分期(长于“世”,包括在一个“代”中)。如:侏罗纪;二叠纪;石炭纪;寒武纪;震旦纪
十二年的一个时期
如何四纪为天子,不及卢家有莫愁。--李商隐《马嵬》
杂记、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纪录。如:陕北纪行--义同“记”,主要用于“纪念、纪年、纪要、纪元、纪传”等,别的地方多用“记”
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本纪,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。如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、《后汉书》
中国古国名。姜姓,春秋时为齐所灭,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
姓。如:纪信(公元前?―前204),汉初将军,赵城人。秦末为刘邦部将,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,事急纪信伪乘刘邦车出降,刘邦乘隙脱逃,纪信即被项羽杀害;纪昌(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)
纪<动>
处理;治理;
纪农协功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衣食当须纪,力耕不吾欺。--陶潜《移居》
又如:纪理(经纪,管理);纪农(治理农事)
通“记”。记录,记载
夫德,俭而有度,登降有数,文、物以纪之,声、明以发之,以临照百官。--《左传·恒公二年》
司马子长纪黄帝以至孝武。--《论衡·须颂》
咸用纪宗存主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
恶能无纪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罗缕纪存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纪兴(记录兴致);纪功(记载功绩);纪述(记载叙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