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〈名〉
(形声。从林,疋声。本义:灌木名。又名荆,牡荆)
同本义。落叶灌木,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,鲜叶可入药,或小乔木,枝干坚韧,可做杖
楚,丛木也。一名荆。--《说文》
言刈其楚。--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
不流束楚。--《诗·王风·扬之水》
夏楚二物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楚扑长如笴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
民无箠楚之忧。--《汉书·汉延寿传》
又如:楚棘(荆棘);楚焞(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。以荆木制成);楚藿(用荆条做的捕鱼笼);楚楚(丛生的样子;鲜明的样子);楚木(丛生之木);楚林(丛林)
周朝时国名
周代诸侯国,战国时七雄之一。熊绎受封于周成王,立国于荆山一带,都丹阳(今湖北秭归东南)。周人称为荆蛮。后建都于郢(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)。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,疆域由湖北、湖南扩展到今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和四川。战国末,屡败于秦,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
秦楚之际,陈胜在陈县(今河南淮阳)建立张楚政权,自号楚王;汉元年,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,都下邳(今江苏睢宁西北),汉六年,国除
五代十国之一。马殷据今湖南,都长沙,称楚王。后为南唐所灭
姓
楚〈形〉
酸辛痛苦;
慷慨含辛楚。--陆机诗
妇始楚而谢,终泣而对曰…--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又如:楚辱(苦痛与耻辱);楚痛(痛苦);楚酷(痛楚)
齐整;清晰;;
笾豆有楚。--《诗·小雅·宾之初筵》
又如:一清二楚;楚洁(整洁);楚楚可爱(形容陈设整齐,令人喜爱)
鲜艳,华丽-
不韦使楚服而见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衣裳楚楚。--《诗·曹风·蜉蝣》
又如:楚服(美盛的服饰);楚丽(华美绚丽)
伧俗,粗俗。如:楚鞋(粗糙的鞋,草鞋);楚剌(粗莽乖戾)
楚〈动〉
拷打;
入狱楚掠。--《新唐书·严郢传》
又如:楚挞(笞打,拷打);楚拷(拷打)
坚<形>
(会意。从臤,从土。“臤”,金文象以手拉“臣”(屈服的奴隶)。从“土”,表示土质坚硬。本义:泥土坚硬)
同本义。泛指坚硬;结实;;
坚,刚也。--《说文》
坚,坚土也。--《广雅》
四为壤五,为坚三。--《九章算术·穿地》
铠甲不坚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剑坚,故不可立拔。(剑坚,剑插得紧。)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非不坚利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披坚执锐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火烧令坚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砚冰坚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坚瓠(坚厚而实心的葫芦。不可剖以盛物,因喻无用的东西);坚冰(多以喻积过成祸,困难重重);坚顽(极其坚硬);坚确(坚硬);坚滑(坚硬滑溜);坚润(坚硬而润泽)
牢固,坚固,强固有力而不易摧毁;;
坚,强也。--《广雅》
坚穷廉直。--《吕氏春秋·审分》
誉其盾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--《韩非子·难势》
坚闭门而不出。--《庄子·天运》
又如:坚巧(牢固而精巧);坚城(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);坚勚(结实);坚壁(坚固的墙壁或营垒;坚守壁垒)
植物的种子饱满
其谷不坚。--《吕氏春秋·贵信》
又如:坚成(结实;成熟)
坚定;意志、主张不动摇;;
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--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又如:坚凝(坚定;坚强;紧凑简练);坚确(心志坚定;土质坚固);坚劲(强而有力;意志坚强不变);坚心(坚定的心志)
牢靠,稳定
坚致为上。--《淮南子·时则》。注:“功,牢也。”
又如:坚心(一心);坚附(安定,牢固附着);坚卧(按兵不动)
固执
二曰行辟而坚。--《荀子·宥坐》
小敌之坚。(坚,硬拼。)--《孙子·谋攻》
又如:坚意(执意,决心);坚卧(坚不出仕,隐居);坚秉(坚持);坚僻(固执怪僻)
坚<名>
坚固的东西
披坚执锐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要塞,堡垒。如:攻坚
坚<动>
加固,使坚固。如:坚精(固精壮阳);坚白(坚守贞节);坚营(加固营垒)
坚<副>
坚持;固执。如:坚卧烟霞(隐居的意思);坚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