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〈动〉
(会意。从口,从丂(供神之架),表示在神前歌唱。“可”似为“歌”字的古文。①本义:唱②引申义:许可)
许可;同意;准许;;
可,许可也。--《广韵》
去不我可。--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
其殆不可乎?--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难蜀父老》。注:“不可,犹不堪也。”
距关,毋内诸侯,秦地可尽王也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此人可就见,不可屈致也。--陈寿《隆中对》
又如:不可;可许(准许);可传(可以传后;可以传授;可以流传);可则(可作准则);可风(可为风范)
能够;可以;
可使以其技鸣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可与俱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可以一战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可治。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可得闻与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(与通“欤”。)
又如:可刚可柔(可以强硬可以温和。指刚柔并用,恩威兼施);可否(能不能;可以不可以);可胜(岂能忍受)
值得,堪;
可爱者甚藩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又如:可歌可泣;可观(值得观览,有观览的价值);可矜(值得怜悯);可堪(那堪,怎堪);可怜相(值得怜悯的样子)
相称;适合
其味相反,百皆可于口。--《庄子·天运》
又如:可体(合身);可手(合手,称手);可式(正合适);可愿(符合愿望的事;符合愿望);可意种(如意的人)
适合于…(如人意、人心)。如:可人意(使人满意、喜爱);可疑(令人怀疑);可儿(趁人心意的人儿);可伤(使人悲伤);可怜见(使人生爱怜之情;可怜);可噩(亦作“可愕”。使人惊讶)
应当,应该
及平长,可娶妻,富人莫可与者。--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
又如:可要(应该,须要。表示期望);可知道(须知)
病痊愈()
只见宋江暴病才可,吃不得酒肉。--《水浒传》
可〈形〉
善,好
阻而鼓之,不亦可乎?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
况君前途尚可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合意,认为正确,是;对;
然则古之无变,常之毋易,在常古之可与不可。--《韩非子》
适当;;
驴至则无可用。--柳宗元《黔之驴》
又如:可式(安放得当);可可(恰巧);可恰(正好,正合适);可道(可真是,正是)
满的
他还是把一肚子话可桶儿的都倒出来。--《儿女英雄传》
可〈副〉
可是;却
可怎生糊突了盗跖、颜渊。(意思是,可是怎么竟混淆了坏人和好人?跖,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,过去被诬称为“盗跖”。颜渊,孔子弟子,被推崇为“贤人”。盗跖、颜渊,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。)--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
又如:劳动艰苦,可大家干劲十足
大约、近似
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。(可百许头,大约有一百来条。)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可值千万余。--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又如:重可千斤;年可十八;可四千余人
就,便;。如:可便(便,就)
用在问句里,加强语气。如:你可听过他杀过人?
岂,难道,,.。如:可不(岂不;岂不是);可不道(岂不知,岂不闻);可不的(岂不是)
表示程度x
可哀痛。(使人感到哀痛。)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可动人了;人可多了
表示久望而获.。如:我们等了你好久,你可回来了
无义。语助词
我孩儿安心,省可烦恼!--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
表被动的助动词
可使报秦者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汗<名>
可汗,古代鲜卑、柔然、突厥、回纥、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
汗,可汗。蕃王称。--《广韵》
咸丰四年,土谢图汗、车臣汗两部汗、王、公、台吉等请捐助军需,温旨郤之。--《清史稿》
<名>
(形声。从水,干声。本义:汗腺的分泌物)
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;
汗,身液也。--《说文》
汗者,精气也。--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
五藏化液心为汗。--《宣明五气篇》
出令如出汗,汗出而不反也。--《汉书·刘向传》
汗衣,近身受汗垢之衣也。--《释名·释衣服》
汗出浃背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又如:汗巾(擦汗用的手巾);汗血(汗与血;流汗流血;汗出如血);汗汪汪(形容汗水多的样子);汗星(细小的汗珠);汗迹(汗水的痕迹)
指青竹被火烤后像出汗一样冒出的水分。亦指以火烤干青竹之水分。如:汗筒(古人用竹筒书写,竹筒在使用前,先在火上烤出汁,用以防蛀,称为汗筒,也称汗青);汗竹(借指史籍、书册);汗青头白(书成人老)
旧时维吾尔族一些上层男子名字后面所加的称号维。亦作维吾尔族表示女性的称号,用在名字末尾
汗<动>
出汗;使出汗
汗牛塞屋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又如:汗下(汗流下来);汗浸浸(微微出汗的样子);汗溶溶(汗津津);汗脱(出汗失水而虚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