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〈形〉
空虚;内无所有。引申为空虚处,空档;
空,空虚。--《广韵》
小东大东,杼柚其空。--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
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,空谷传响。--《水经注·江水》
仓禀实而囹圄空。--《管子·五辅》
夜静春山空。--唐·王维《鸟鸣涧》
送将军登空堡上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独卧空室之中。--汉·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
而或长烟一空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空衔(有官衔无实职或俸禄);空脑子(心中无盘算,没有头脑之意);空花阳焰(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。空花:虚幻之花。阳焰:日光中浮动的烟尘)
罄尽;空其所有。引申为没有x
而或长烟一空,皓月千里。--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空户(做空头生意的人);空竭(罄尽);空尽(竭尽;凋敝);空臆(讲尽心里的话)
广阔;空旷;
寥寥空宇中,所讲在玄虚。--左思《咏史》
又如:空江(浩瀚寂静的江面);空落(偏僻;空旷);空霄(天空;云霄);空杳(空旷深远);空场(空旷的场地);空落落(空旷冷落貌)
岑寂;幽静;。如:空宇(幽寂的居室);空峡(寂静的山谷);空悄(幽寂)
明净无挂碍;;。如:空晴(明澈无碍之境);空意(清虚的心境);空洒洒(形容胸怀洒脱,毫无牵挂)
空洞而不实际;空泛;虚构;
以空言求璧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此非空言也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又如:空构(虚构;杜撰);空语(虚构的话,只说不做的话);空玄(幻想);空门面(虚有其表);空梦(幻梦);空设(虚置);空声(虚名)
空〈名〉
空间;天空;
皆若空游无所依。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浊浪排空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乱石穿空。--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赤璧怀古》
复道行空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又如:空青(指青色的天空);空碧(指澄碧的天空);空中结构(凭空虚构);空壤(指天地);空悬(悬在空中);空天(辽阔的天宇)
佛教语;
万物从因缘生,没有固定,虚幻不实。亦特指天台宗所立“空、假、中”三谛中的真谛。如:空解(指悟入空义,得到解脱);空假(事物均具备自性空无和幻相宛然两个方面);空界(空大。指虚空范畴)
又指佛门。如:空桑(佛门);空王(佛教徒对佛的尊敬);空门(泛指佛法。大乘以观空为入门,故称;佛教天台宗谓通达真性和实相的四门教法之一,以悟空入道)
道家谓虚静之性
澹乎若深泉之静,泛乎若不系之舟。不以生故自宝兮,养空而浮。--《文选》。李善注引郑玄曰:“道家养空,虚若浮舟也。”
空〈副〉
徒然;白白地;
白云千载空悠悠。--唐·崔颢《黄鹤楼》
空以身膏草野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空余泪痕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:空跑一趟;空忙;空亡(白死);空劳(徒劳;白费)
只;仅
雪上空留马行处。--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此处空余黄鹤楼。--唐·崔颢《黄鹤楼》
又如:空饭(只吃饭,不吃菜)
空〈动〉
使空虚;使罄尽x
内空府库之藏,外乏执备之用。--《盐铁论·本议》
乃出图书,空囊橐,徐徐焉实狼其中。--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空〈名〉
(形声。从穴,工声。本义:孔,窟窿)
同本义。通“孔”;
然骞凿空。--《汉书·张骞传》
衣又穿空。--《汉书·鲍宣传》
空以穴其城。--《汉书·李广利传》
空,犹穿也。--《汉书·沟洫志》注
司空主土。不言上,言空者,空尚主之,何况于实,以微见箸。--《白虎通·封公侯》
空石之中有人焉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。注:“石穴也。”
空穴之中,足以适情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。注:“崖穴也。”
舜穿井为匿空旁出。--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
又如:空石(山洞;岩洞);空穴(岩洞);空洞(孔穴;地道);空窾(洞穴)
口,嘴巴
利出一空者,其国无敌;利出二空者,其兵半用;利出十空者,民不守。--《韩非子》
空〈动〉
使之困穷
不宜空我师。--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。--《孟子》
又如:空乏(困穷;贫穷);空竭(穷困;贫乏);空匮(空乏;财用不足)
方∶缺少;亏欠。如:空格(指文中缺字的空白处);空围(空白的方框形符号。表示缺字)
腾让出来;
同时,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坐位来了。--鲁迅《彷徨·离婚》
又如:他由于辞职从而把他在国会的席位空了出来
空〈名〉
闲暇,闲功夫,没被占用的时间;
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有空到我这里来;空当(空隙;空子);空儿(闲功夫)
空子,可乘之机。如:空便(机会;方便的机会)
空地,可占用的空处;。如:空位(未占用的座位);空园(荒园;闲弃的庭院);空废(荒废)
军<动>
(会意。金文字形,从车,从勹。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。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,驻扎时,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,以防敌人袭击。本义:围成营垒)
同本义
军,圜围也。--《说文》
军,围也。--《广雅》
军于庐柳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注:“犹屯兵粮储也。”
疏而不可蹙,数而不可军者,在于慎。--《银雀山汉墓竹简》
攻杀
凡盗贼军,乡邑及家人,杀之无罪。--《周礼》
指挥作战;
祝聃射中王肩,王亦能军。--《左传·桓公五年》
建德不能军,以百余骑走饶阳。饶阳无备,因取之。--《新唐书》
驻扎。如:军屯(指驻屯的军队)
从军
越国女,尚耍白猿,教俺替爷军。--明·徐渭《雌木兰》
军<名>
军队;;
击破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虽入军无忿争之心。--《韩非子·解老》
亮身率诸军攻祁山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两军人马杂遝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英法联军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敌军已近寨。
军中发枪之号。
又如:军变(军队哗变);军流(充军流放);军律(军法,军纪);军门(军中长官、总督、将帅等;营门;衙署)
军队的编制单位。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。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、中、下三军,历代沿用其名,人数多少不一
五旅为师,五师为军。--《周礼·小司徒》
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。--《周礼·夏官·序官》
万人为一军。--《国语·齐语》。注:“齐制也。”
全军为上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破军次之。
又如:歼敌一个军;军主(主一军,一军的主帅);军副(一军之副将)
兵种,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。如:海军;空军;陆军;青年军;军仗(持兵器的仪仗护卫)
士兵
军皆殊死战。--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明初实行卫所制度,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“军”。如:军众(士卒);军健(兵卒);军健(士兵);军牢(士兵,军卒);军班子弟(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);军丁(兵卒;士兵)
部队中的官兵。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。如:军分(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)
营房,军营。如:军壁(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);军垒(有营墙的军营);军阵(军营);军门(军营的门)
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。与府、州、监同属于路
奉化军节度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今为宋江军。
唐于设兵戍守之地,设置“军”、“守捉”、“镇”、“戍”等。安史之乱后,内地也设“军”。如汴州设宣武军。“军”与“守捉”的将领称使;“镇”与“戍”的将领称镇将
阵地
战士军前半死生,美人帐下犹歌舞。--唐·高适《燕歌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