径<动>
经过,行经
径,过也。--《广雅》
夜径泽中。--《汉书·高帝纪》。按,行也。
又如:径历(经过);径复(往返,迂回曲折)
径<名>
南北为径。如:径轮(南北之间的长度)
径<名>
(形声。从彳,表示与道路有关,巠声。本义:步行小路)
同本义;
径,步道也。--《说文》
径,小道也。--《字林》
艮为径路。--《易·说卦》
审端径术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送丧不由径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行不由径。--《论语》
夫逃虚空者,藜藿柱乎鼪鼬之径。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
夫惟捷径以窘步。--《离骚》
三径就荒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野径云俱黑。--唐·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又如:径术(径路与沟洫);径路(小路);径逾(本意是逾越堤渠而走。引申为不走正道);径行(小路与大道);径界(小路);径畛(田间道路)
泛指道路
塞徯径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:“徯径,禽兽之道也。”
皋兰被径兮路斯渐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又如:径要(必经之要道;要领,精义)
途径;门路;。如:径路(比喻处世行事的途径);径途(途径;门径)
直径
员径八尺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径寸之木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:径中(指中径,内经);径寸(圆的直径为一寸);径轮(南北的长度,直径);径寸心(寸心。心在胸中占径寸之地,故称)
在赛跑道上进行的运动(如赛跑或跨栏的比赛项目)。如:径赛
径<副>
径直;直接;
肃径迎之。--《资治通鉴》
一狼径去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径造袁所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径造庐。(一直上门来。径,一直,径直。造,到,往。)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径捷(直接,便当);径启(直接了当地陈述、启禀);径取(直接出兵夺取);径行(直行,任性而行)
特地,特意
径差潘美…前来聘请赴京授职。--罗贯中《风云会》
通“竟”。即,就
不过一斗,径醉矣。--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径<动>
取道;
夜径泽中。--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
经过
昔赵衰以壶飱从,径,馁而弗食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五年》
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。--郦道元《水经注》
舟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船形。两边象船帮,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、船舱和船尾。先秦多用“舟”,汉以后用“船”渐多起来。本义:船)
同本义
舟,船也。古者共鼓货狄,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,以济不通。象形。--《说文》
自关而西谓之船,自关而东谓之舟。--《方言九》
作舟以行水。--《考工记·总目》
舟以行川谷。--《墨子·节用》。按,舟之始,古以自空大木为之,曰俞,后因集板为之,曰舟,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。
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二子乘舟,泛泛其逝。--《诗·邶风·二子乘舟》
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--李白《早发白帝城》
舟人大恐。(舟人,船夫)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舟人指点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又如:舟人(掌舟的人。即船夫);舟次(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);舟牧(古时掌船的官);舟师(古时的水上军队,即今海军;船夫);舟航(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。也作“舟杭”);舟梁(连船为桥;船和桥)
尊彝等器的托盘
皆有舟。--《周礼·司尊彝》。司农注:“尊下台,若今之承盘。”
酒器名
明当罚二子,已洗两王舟。--《东坡诗》
姓
舟<动>
用船过渡.
就其深矣,方之舟之。--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。--李翱《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