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<动>
(形声。从言,己声。本义:记住)
同本义;
记,疏也。--《说文》
记,识也。--《广雅》
记有成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
记间之学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凡所经履,莫不暗记。--《后汉书·应奉传》
常记溪亭日暮。--宋·李清照《如梦令》
吾记天圣中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望中犹记。--宋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又如:记混了;记错了;切记;牢记;铭记;记不清;记省(回忆,记忆);记心(记在心上,常用于叮嘱);记念(挂心;惦念);记忆(记在心里)
记载,记录;
记,书也。--《广雅》
宫之奇果谏,记曰。--《公羊传·僖公二年》。注:“史记也。”
受记考事。--《汉书·张敞传》
属予作文以记之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记之而去。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予在患难中,间以诗记所遭。--文天祥《<指南录>后序》
览则省记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姚鼐记之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又如:摘记(摘要记录);笔记(用笔记录);手记(亲手记录);记言(记录言论)
记<名>
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。如:记书(传记及诸家之书);游记;日记;杂记;摘记
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。如:大事记;史记;记传(历史传记);记牒(史册;文字记录);记府(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)
标志,记号
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标记;以红色为记;记色(凭据;证据)
胎记
生那儿时,脊背下有一搭红记。--《警世通言》
又如:他身上有块记
古时的一种公文。如:奏记;残记。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。如:十三经中的《周礼·考工记》和《礼记》
印章
正其名,请铸铜记给之。--《宋史·职官志》
又如:戳记;图记;钤记;记室(官名。掌管章表书记文檄)
记叙文,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。如:《桃花源记》;《岳阳楼记》
记<量>
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,掴。如:一记耳光
丑<形>
(形声。从鬼,酉声。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,故从鬼。本义:貌丑。按:在古代,“醜”和“丑”是两个字,意义各不相同,除作地支和时辰用“丑”以外,都不能写作“丑”。现在“醜”字简化为“丑”)
可恶
醜,可恶也。--《说文》
耗土之人醜。--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
姱而不醜兮。--《楚辞·橘颂》
亦孔之醜。--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。传:“恶也。”
又如:丑名(恶名);丑言(恶劣的话);丑攀谈(说粗俗话);丑徒(恶徒);丑语(恶劣的话。也作丑话)
污秽
行莫醜于辱先生。--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。注:“秽也。”
又如:丑秽(丑陋污秽)
众多
醜,众也。--《尔雅》
在醜夷不争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众也。”
又如:丑虏(众多的敌人。也指丑恶的敌人);丑杂(众多杂乱)
形貌陋劣。如:丑露(丑陋;难看);丑状(指形貌丑陋)
指事物不好。如:丑田
不光彩,可耻;。如:丑吒(丑事,不光彩的事);丑行(丑恶的行为)
类,相同
比物醜类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获匪其醜。--《易·离》
又如:丑夷(年辈相同、学业相等的人);丑侪(同类,等辈)
丑<动>
厌恶;憎恶
醜类恶物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
又如:丑沮(丑诋毁谤)
侮辱;玷污
秦昭王闻之,而欲丑之以辞。--《吕氏春秋》
愤怒
莫不醜于色。--《淮南子·说林》
又如:丑诋(谩骂诋毁);丑辞(谩骂之言);丑诋(辱骂;诋毁)
惭愧
寡人醜乎。--《庄子·德充符》。注:“愧也。”
又如:丑比(以曲从阿党为耻);丑剌剌(方言。羞人答答);丑辱(耻辱)
丑<名>
指坏人、恶人。如:丑逆(叛逆的人);丑徒(叛逆之徒);丑贼生(丑生。骂人的话。畜生,坏蛋)
动物的肛门处。如:去丑(除去动物的肛门)
怪异之事
四曰记丑而博,五曰顺非而泽。--《荀子·宥坐》
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,扮演滑稽人物;
丑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象爪形。①本义:爪②地支的第二位)
地支的第二位
丑,纽也。十二月万物动用事。--《说文》
“”
与天干相配,用以纪年。如:一九八五年为农历乙丑年
用以纪月,即农历十二月
用以纪日
用以纪时,即早晨一时至三时
十二生肖属牛x。如:丑肉(牛肉);丑宝(牛黄的别称)
戏剧中的脚色名。如:丑三(丑角戴的三绺短须);丑旦(戏剧中饰演女性的丑角)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