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<名>
(形声。从土,其声。本义:墙基)
同本义;
基,墙始也。--《说文》
度幽宅兆基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
止基迺理?--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
于墙基之所,方整深耕。--《齐民要术·园篱》
又如:基扃(城阙);基趾(凡墙脚、城脚居下承上的,都叫基趾。又指基础、基业);基墟(旧基址)
泛指一切建筑物的根脚;;
高者必以下为基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
太武殿基高二丈八尺。--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
又如:基阶(阶基);基雉(宫室与城垣的基础);基筑(建筑物的基础);基构(建筑物的基础和结构)
基础;事业的根本
邦家之基。--《诗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
又如:基兆(根本;基础);基原(根源);基图(基绪,基业。作为根基的事业)
基团。作为某些化合物的分子组成部分的稳定原子团。如:氢基;氨基;偶氮基;自由基
原油中占优势的物质,或在精制油中余留的残渣。如:混合基原油
通“賫”。一周年,一整月或一昼夜,
流化八基,迁荡阴令。--《汉·荡阴令张迁表颂》
基月有成。--《汉·成皋令任伯嗣碑》
恩洽化布,未基有成。--《汉·高阳令杨著碑》
于诗三基。--《后汉书·郎传》
基<动>
奠定基础;创建
所以基社稷而固邦统,古之制也。--唐·韩愈《顺宗实录二》
基<形>
根本;;。如:基数;基体;基线
化〈动〉
(古字为“匕”。会意。甲骨文,从二人,象二人相倒背之形,一正一反,以示变化。本义:变化,改变)
同本义;
匕,变也。--《说文》。徐灏曰:“匕化古今字。”
知变化之道。--《易·系辞传》。虞注:“在阳称变,在阴称化,四时变化。”荀注:“春夏为变,秋冬为化,坤化为物。”
和故百物化焉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若欲其化也。--《周礼·柞氏》。注:“犹生也。”
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。--《荀子·正名》。注:“化者改旧形之名。”
胜败若化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言转化无常也。”
因时而化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终不能化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身化促织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而骨化石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:化现(变化);化心(改变其心性);化先(四时变化之始);化治(变化治理)
教化(),,x,.
化,教行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。”
以礼乐合天地之化。--《周礼·大宗伯》
渐也,顺也,靡也,久也,服也,羽也,谓之化。--《荀子·七法篇》
神则能化矣。--《荀子·不苟篇》
变则化。--《礼记·中庸》
淳淳乎纯谨畏化。--《吕氏春秋·士容》。注:“教也。”
明明求仁义,常恐不能化民者,卿大夫意也。--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
又如:化声(因推行教化而有声誉);化行(教化播扬于某地);化诲(开导教诲);化雨(比喻善于施教,犹如雨水滋润植物一样);化作(化育生成);化物(化育外物);化胎(化育成胎);化气(化育之气);化光(德化光大);化向(受德化而归顺);化流(德化传布)
感化;转变人心
正月实来化我也。--《公羊传·桓公六年》。注:“行过无礼谓之化。”
是以圣王制世御俗,独化于陶钧之上。--邹阳《狱中梁王书》
又如:化俗(化民成俗,改善习俗);化物(感化外物);化服(感化顺服);化盗(感化盗贼使为良民)
募化
你去那里化些斋吃。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化饭(化斋);化布施(即化缘。佛教用语。募化钱粮);化钱(募化钱财);化斋(僧道向人募化斋饭)
用火烧。如:化人场(化人厂。即火葬场);火化
消化;领会,融会贯通
学而不化,非学也。--杨万里《庸言》
又如:化食;食古不化
死
同物既无虑,化去不复悔。--晋·陶渊明《读山海经》
惟君平昔,聪明绝人,今虽化去,夫岂无物!--唐·刘禹锡《祭柳员外文》
消除,去掉;
以化腥臊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化<名>
习俗,风气;
伤化败俗,大乱之道也。--《汉书》
造化。自然的功能
修短随化。--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
又如:化力(造化之力);化元(造化的本原);化功(造化之功);化儿(造化小儿)
化学。如:数理化
化〈后缀〉
使成为,使变成-;---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,以构成动词。如:绿化;电气化;现代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