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半月形。“月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月亮)
同本义
月,太阴之精也。象上下弦阙形。--《说文》
月之从星,则以风雨。--《书·洪范》
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。--《仪礼·觐礼》
月虚而鱼脑减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》
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。--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
又如:月满则亏,水满则盈(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,做得过分,就会走向反面);月上半阑残(指夜已深);月老冰人(月下老人);“月”字流觞(酒令的一种。令中必带“月”字);月日(月亮和太阳);月晕(月亮周围的光圈);月影(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影子);月满(月圆);月王(对月的尊称)
历名。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;月份
族庖月更刀。--《庄子·养生主》
日削月割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又如:月令(寿数);月生(出生的月份日期);月日(指几个月的日子);月小(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);月大(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);月分(亦作“月份”,月限,指规定的时限)
月光,月色
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--晋·陶潜《归园田居》
又如:月明千里(月光普照大地);月波(指月光。月光似水,故称);月径(月光下的小路);月浪(月光);月阴(月影。借指月光);月皎(月色皎洁);月明(月光明朗)
指妇女的月经;月事
月信不通,当归酒下。--《博济方》
又如:月闭(妇女月经不通)
指妇女怀胎的月份;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。如:在月子里
颜色或形状像月亮一样的-
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。五帝各如其色,日赤,月白。--《史记》
又如:月洞窗(形圆如月的窗户);月光门(月亮门儿);月窗(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;也指墙上小窗);月堂(唐李林甫堂名。因形如偃月,故名);月镜(石镜名。因石白如月色,故名);月羽(白色的羽毛)
每月。如:月例香供银子(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。也称“月例银子”);月分银子(月银,月例,月分钱。月钱);月表(按月记事之表);月佣(按月受雇佣的人);月朔(每月的朔日)
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,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。如:月韵(形容女子风韵秀逸);月貌花容(形容女子容貌姣美)
虎〈名〉
(象形。金文字形象以虎牙、虎纹为特征的虎形。本义:老虎)
同本义,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(),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,尾长而无簇毛,有黑圈,下体大部白色,无鬣,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
虎,山兽之君。--《说文》
阚如虓虎。--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
虎狼之心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苛政猛于虎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曹公豺虎也。--《资治通鉴》
气吞万里如虎。--宋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又如:虎螭(虎与龙);虎啸(虎吼叫);虎跃(猛虎腾跃);虎残(虎口余生)
凡伤害物类之虫,也以虎名之。如:蝇虎;蝎虎
守宫善捕蝎蝇,故得虎名。--《本草纲目》
姓
虎〈形〉
比喻威武勇猛。如:虎虎势势(形容勇猛的样子);虎豹(比喻勇猛的战士);虎旅(指勇猛的军队)
比喻残酷凶暴
或问酷吏。曰:“虎哉!虎哉!角而翼者也”。--《法言》
虎<动>
方∶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。如:虎视鹰瞵(形容凶狠地注视着,将欲有所攫取)
吓唬。也作“唬”。如:虎虝(吓唬;恐吓);虎唬(威吓);虎吓(犹吓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