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<名>
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华,从目,从乚,从八。《说文》:“仙人变形而登天也。”匕,变化。目,眼睛。乚,隐藏。八,乘载的工具。本义: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)
同本义。旧时所谓仙人()
真,仙人变形而登天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:六经无真字
夫免乎外内之刑者,唯真人能之。--《庄子·列御寇》
归其真宅。--《列子·天瑞》。注:“太虚之域。”
而已反其真,而我犹为人猗。--《庄子·大宗师》
又如:真人府(道人居住的地方);真仙(仙人);真君(道教对神仙的尊称);真味(真实的意旨或意味)
本性;本原
谨守而勿失,是谓反其真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又如:真宰(宇宙的主宰者;造物主);真佛(本身;本人。比喻难以见到的人物);真力(本原之力);真原(本源);真源(本源,本性)
身
见利而忘其真。--《庄子·山水》
肖像,摹画的人像
有僧写得师真,呈师,师曰:“且道似我不似我?”--《景德传灯录》
汉字楷书的别称
帝亲书其文,作真、行、草三体。--《续资治通鉴》
又如:真字(正楷字)
古州名
广德元年设吐蕃,其后松、…真、…等为行州。--《新唐书》
姓
真<形>
真实。与假、伪相对;
假金方用真金镀。--李绅《答章孝标》
使真伪毋相乱。--《汉书·宣帝纪》
此画果真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而同于真。
真者而同。
亦为佛教观念,与“妄”相对;;
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,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--《老子》
又如:真人真事;真假难分;真形(真实的形体或形象);真教(纯真的教化);真笔(真迹);真相(佛教语。犹言本相,实相。后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)
正。与副、邪相对
恭楷誊真,双手呈与抚台。--《文明小史》
又如:真红(正红;深红色);真楷(指正楷);真宅(人死后的真正归宿);真粹(品德高超);真履(纯正的志行)
精;淳
发匣琴徽静,开瓶酒味真。--唐·张祜《乐静》
又如:真白(纯白色);真金(纯金;真正的金子);真钢(纯钢);真品(纯真的品质);真风(淳朴的风俗);真朴(纯真朴素)
本来的,固有的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--宋·苏轼《题西林壁》
又如:真态(本色;天然风致)
真诚;诚实,情感真切;
真者,精诚之至也。…真在内者,神动于外,是所以贵真也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
又如:真列(坚贞忠烈);真忱(真诚);真修(精诚修持);真信(真诚);真笃(诚挚深厚);真恳(真诚恳切);真至(情感真挚)
清楚;真切;
我没大看真,不知是四根,不知是六根。--《醒世姻缘传》
又如:听得真;看得真;真亮;真真(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)
真<副>
实在;的确;;
真无马邪?--唐·韩愈《杂说》
真不知马也。
又如:这人真好;跑得真快;真不忝(真不愧);真可(真可以;真能够);真来(实在;确实)
姬<名>
(形声。本义: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)
水名。相传为黄帝所居
黄帝以姬水成,炎帝以姜水成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黄帝的姓,
黄帝君姬水,以为姓。--《说文》
昔少典,取于有峤氏,生黄帝炎帝,黄帝以姬水成,炎帝以姜水成,成而异德,故黄帝为姬,炎帝为姜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按,轩辕子二十五人,惟青阳与仓林氏得姓姬。
尧立后稷以为大农,姓之曰姬氏。--《史记·三代世表》。按,姬姜为古大姓,姬本黄帝裔,故尧赐姓姬也。
周人以后稷(黄帝之后)为祖,亦姓姬。又如:姬国(姬姓之国。指周王朝);姬化(周文王姬昌的德化);姬公(周公姬旦;周文王姬昌);姬文(周文王)
古代称帝王的妾
毋曰薄姬。--《汉书·文帝纪》。注:“内宫也。”
王姬、徐姬、蔡姬。--《史记·齐世家》。索隐:“众妾之总称。此名之不正者。”
宠姬郑袖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侍姬;姬人(妾);姬侍(侍妾);姬妾(妾);姬媵(妾);姬仆(家妓;婢妾)
古代中国对妇人的美称
妖姬静女。--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又如:艳姬;仙姬
歌女。如:歌姬;一代名姬
美女的代称
于是庄王弃其秦姬越女,罢钟鼓之乐。--《吴越春秋》
周朝的代称。周人为姬姓,故以之相代
姬汉旧邦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又如:姬周(周朝);姬汉(周朝和汉朝);姬刘(周朝和汉朝);姬姜(春秋时,周王室姓姬,齐国姓姜,二姓常通婚姻,因以“姬姜”为贵族妇女之称。泛指美女)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