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每声。本义:大海,海洋)
百川会聚之处。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;
海,天池也。以纳百川者。从水,每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海势圆,就地心也。海味咸,湿热之气蒸也。海气绿,穹苍之映,云雾不能隔也。
祖天地之左海也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。注:“海水之委也。”
孙叔敖举于海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前途似海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半壁见海日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又如:近海(靠近陆地的海域);沿海(靠海的一带);海岳(大海和山岳);海藏(大海。藏:海的总汇)
海水
煮海为盐。--《汉书·晁错传》
又如:海老(海水枯竭);海望(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)
大湖或大池。如:洱海;里海;咸海;北海
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,故用以指僻远地区
九夷、八狄、七戎、六蛮谓之四海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、校人四海山川注:四海犹四方也。--《周礼·调人》
又如:海北(泛指僻远的北方);海夷(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);海土(海内的土地);海方(犹四海。极言广远之地)
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
较大的器皿。如:银海;墨海
大口,大嘴巴
面皮微白,海下无须。此人就是赛叔和李怀春。--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
海〈形〉
很多的;
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。--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
又如:那年闹霍乱,死的人海啦!东西海着哩,管你们酒足饭饱
大的x;;。如:海碗;夸下海口;海灯(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);海骂(大骂)
滚<形>
(形声。从水,衮声。本义:大水奔流貌)
同本义;;
无边落叶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--唐·杜甫《登高》
又如:滚滚(水涌流的样子)
连续不断,急速翻腾的样子
尘滚滚东向驰去。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又如:滚滚滔滔(不绝的样子);滚滚当潮(滚滚当道。相继不断地掌握政权)
圆的
个个是生青滚壮。--茅盾《春蚕》
滚〈动〉
滚动,滚转
球滚来滚去
譬如甑蒸饭,气从下面滚到上面又滚下,只管在里面滚,便蒸得熟。--《朱子语类》
又如:滚落;滚碌(滚动);滚尘(翻滚的尘土);滚绣球;滚崖(从陡峭的岩石上滚下来的一种技巧)
引申为急速流泄。如:水滚入船里;屁滚尿流
液体温度达到沸点以上而翻腾
俗以汤之未滚者为盲眼,初滚曰蟹眼,渐大曰鱼眼。--宋·庞元英《谈薮》
又如:水滚了!滚白水(白开水);滚汤泼雪(形容极为容易)
立即离开。如:滚!
沿着衣服等的边缘镶上布条、带子。如:在衣服上滚上花边;滚边
混同x。如:滚说(混为一谈);滚同(混同);滚杂(混杂)
利息上加利息。如:滚息;滚利;滚利钱;滚账(算账)
滚<副>
非常,极其--达到很高程度地。如:滚瓜溜(儿)圆;滚熟(非常熟悉);滚张(涨得滚圆);滚壮;滚瓜流水(形容说话极其熟练流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