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<动>
(形声。从见,雚声。本义:仔细看)
同本义;
观,谛视也。--《说文》
观,视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一》
观者如市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观于大海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曹共公闻其骈胁,欲观其裸;浴,薄而观之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吴王从台上观,见且斩爱姬,大骇。--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
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。--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启窗而观,雕栏相望焉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:观觑(观看);观占(观瞻,观看);观玩(观看赏玩);观涛(观赏浪潮);观成(观看成果)
观察,审察
由此观之,王之蔽甚矣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吾观晋公子之从者,皆足以相国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故为之说,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:参观(实地观察);综观(综合观察);坐井观天;观过知仁(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,就可了解他的为人);观时(察看时机)
示范;显示;
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
嘉量既成,以观四国。--《周礼·冬官》
飨赐单于,观以珍宝。--《汉书·宣帝纪》
又如:观治(显示治绩);观民(显示于民);观世(向世人显示);观示(示范)
游览;。如:观游(观赏游览);观池(供游观的池沼);观山玩水(游山玩水)
玩赏;观赏
公将如棠观鱼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观风(亦作“关风”。观赏风光;望风);观乐(观赏玩乐;欣赏音乐);观玩(观赏玩味)
佛家语。如:观心(佛家语。指内观自己的心性);观法(佛家语。指探究真理于一心);观照(佛家语。用智慧来照明真理)
通“劝”。如:观王(劝说帝王)
阅读
余因得遍观群书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姑俟异目观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观<名>
容饰,外观;。如:观美(外观美好)
景象,情景;
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而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又如:奇观(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);旧观(原来的样子);改观(改变原来的样子);壮观(壮丽的景象);大观(气势宏大的景象)
对事物的认识,看法;。如:世界观;人生观;乐观;悲观;观化听风(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)
观<名>
古代天子、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。同“阙”
观谓之阙。--《尔雅·释宫》郭璞注:“孙炎曰:‘宫门双阙,旧章悬焉,使民观之,因谓之观。’”。
出游于观之上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是以凤凰来信,集羽族于观阙,肉角驯毛宗于外囿。--《后汉书·班固传·典引》
又如:观阙(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);观魏(即观阙)
台榭
宫室不观,舟车不饰。--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
大王见臣列观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若稍饰以楼观亭榭,与江山相发挥,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又如:观台(台榭);观榭(亭台楼榭);观阁(亭台楼阁)
鸟名。通“鹳”。如:观雀(鹳和雀);观讳(鸟名)
京观。如:筑观(建筑京观)
道教的庙宇
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,观为二等。上寺留僧二十一,上观道士十四。--《新唐书·李叔明传》
玄都观里桃千树,尽是刘郎去后栽。--唐·刘禹锡《戏赠看花君子》
不税于官,不隶于宫观之籍。--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又如:白云观;观寺(寺观);观宇(道观佛寺);观阙(指庙宇)
古国名G。如:观国(在今顿丘卫县)
通“鹳”。雚雀鸟
彼视三釜三千钟,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。--《庄子·寓言》
姓。春秋楚有观射父
符〈名〉
(形声。从竹,付声。从“竹”,表示与竹子有关。本义: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,双方各执一半,以验真假)
符信
符,信也。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有铜虎符,竹使符,或曰五寸,古用圭璋,其后乃以符代之。
门关用符节。--《周礼·掌节》。注:“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。”
若合符节。--《孟子》
封皇帝玺符节。--《汉书·高帝纪》
晋鄙合符,疑之,举手视公子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又如:符玺(古代帝王的印章);符宝郎(古官名。即“符玺郎”,掌管皇帝八宝及国家的符节);符契(符券契约一类文书的统称);符传(古代符信之一。用于出入门关)
征兆
守尔天符。--《答宾戏》。注:“相命也。”
以风符应合于天地。--《史记·李武纪》
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。--《汉书·刘辅传》
又如:符兆(征兆);符应(天降祥瑞的征兆和人事相应);符表(显露的征兆);符瑞(吉祥的征兆)
符箓,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
也有送符水的,也有荐僧道的,总不见效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符水。也叫神水。道士用以治病;符壳(道家的符录。亦比喻《金刚经》);符书(符箓)
盖有官府印信、下行公文的一种。如:符书(官府文书);符敕(敕命文书)
谓向下属发出命令或通知;。如:符文(敕命文书公文);符目(符敕等公文的题签);符帖(简帖)
票证;单据。如:符验(凭据;证件)
一种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。如:符命(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);符祥(符兆);符运(犹符命);符历(记录符命的历书)
契约。如:符儿(借契;字据)
符号。如:音符;休止符
通“莩”。莩甲。草木种子外皮
甲者,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。--《史记·律书》
姓
符〈动〉
符合;相同
岂非道之所符;而自然之验邪?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·序》
又如:符同(符合;相同);符协(符合;相同);符会(符合);符应(符合);符验(证验,符合应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