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<名>
(会意。从十,从口。本义:古代。一般分为太古、上古、中古、近古)
同本义
古,故也。--《说文》
大古冠布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。注:“大古,唐虞以上。”
以是为近古也。--《谷梁传·桓公三年》。注:“古,谓五帝时。”
慨长思而怀古。--《文选·张衡·东京赋》
别求闻由古先哲王。--《书·康诰》
故察己则可以知人,察今则可以知古。古今一也,人与我同耳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故古之人君,量而不欲入者,许由、务光是也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又如:远古(遥远的古代);古字(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);古器(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;古代乐器);古货(古代货币);古贤(古代贤人)
古代的事物,特指先哲的遗典、道统。古代的典章、文献x
余嘉其能行古道,作《师说》以贻之。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宽至雒阳,复从周王孙受古义,号《周氏传》。--《汉书·丁宽传》
又如:仿古;考古;拟古;怀古;古义(古书的义理);古谊(古代典籍之义理);古逸(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)
古人
古人云:“以地事秦,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--宋·苏洵《权书·六国论》
陈古义以刺今,不说德而好色也。--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序》
又如:古老上人(古人);古义(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;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);古节(古人立身的节操);古谊(古贤人之风义)
天
天为古。--《周书·周祝》
曰若稽古。--《书·尧典》
其于中古乎。--《易·系辞传》
又如:古帝(指天帝);古后(先王,前代帝王)
古体诗的简称-。如:古风(古体诗。每篇字数不拘,每句有四言、五言、六言、七言等,不讲平仄,用韵亦较自由);五言古;七言古
古巴的简称。如:中古建交
象声词。如;古剌剌(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);古鲁鲁(古鹿鹿。形容物体转动;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);古都都(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)
古〈形〉
久远;古老;---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
古,久也。--《玉篇》
逝不古处。--《诗·邶风·日月》
古训是式。--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
今之于古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长见》
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--元·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
圣贤名古邈,羁旅病年侵。--唐·杜牧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》
又如:古文明;古王朝;古堡(边疆古老的城堡;营垒);古渡(古老的渡口);古始(远古);古礼(古时的礼制)
质朴。如:古穆(古朴凝重);古峭(古朴端肃;古朴简劲);古健(古朴雄健);古常(古朴寻常)
奇特,不同凡俗;执拗
又如:古执(固执。古板执拗);古董(方言。比喻顽固守旧的人);古涩(形容文句古奥难读)
旧,原来;
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、八月,此殊未当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良人惟古欢,枉驾惠前绥。--《古诗十九首》
筠<名>
古州名。
唐武德七年置。以地产筠篁得名。辖境约当今江西省高安、上高、新昌等县地
唐羁縻州,其地即今四川省南部的筠连县
筠<名>
(形声。从竹,均声。本义:竹子的青皮;竹皮)
同本义
筠,竹皮之美质也。--《广韵》
手握青筠之杖。--王嘉《拾遗记》
其在人也,如竹箭之有筠也。--《礼记》。郑玄注:“筠,竹之青皮也。”
绮窗唱和,指花月为题,绣阁论情,对松筠为誓。--《警世通言》
又如:筠管(竹管);筠筒(竹筒);筠窗(竹窗);筠梯(竹梯);筠席(竹席);筠床(竹床);筠纸扇(竹柄纸扇);筠帘(竹帘)
竹子的别称
目才到三眠半月强,即时懒意满筠筐。--清·周煌《吴兴蚕词》
黛叶轻筠绿,金花笑菊秋。--唐·钱起《赋得池上丁香树》
又如:筠溪(竹丛中的流水);筠斑(斑竹);筠廊(竹丛中的回廊);筠筒(竹筒);筠管(竹管,多用以指笔);筠笼(覆罩在香炉上的竹笼)
竹制的笛类管乐器
窃闻平阳击石,山谷为之调;大禹吹筠,风云为之动。--北周·庾信《赵国公集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