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<动>
(象形。本义:蜥易)
换,交换x
寒暑易节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。--《战国策·魏策》
以大易小。
弗敢易。
易寡人之璧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楚人围宋,易子而食。--《左传·哀公八年》
移风易俗。--李斯《谏逐客书》
贵人过而见之,易之以百金,献诸朝。--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
又如:易筋经(讲武术的书,托名南朝梁代达摩和尚所作);易箦(换竹席。比喻行将死亡);易货(交换货物);易地(互换所处的地位;交换土地);易身(换位)
改变,更改
狱词无易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易字(改换名字);易箦(更换竹席);易辙(改变行车道路);易心(改变心志;改变想法);易初(改变初衷);易革(改革,变革);易节(改变气节操守)
替代
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北都政变,以暴易暴者数矣!--章炳麟《致段祺瑞书》
又如:易代(更换朝代)
蔓延;传播
绝其本根,勿能使能殖,畏其易也。--《东观汉记》
又如:易种(蔓延其种)
治,整治;
易其田畴,薄其税敛,民可使富也。--《孟子》
轻视。含有“不以为意”的意思;
易慢之心入之矣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易,轻易也。”
是于圣人也,胥易技兿。--《庄子·应帝王》。释文引崔注:“易,相轻易也。”
易者使倾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。注;“易,慢易也。”
吏民慢易之。--《汉书·王嘉传》
寄伪儿啼,恐栗,为儿状。贼易之,对饮酒,醉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是以古之易财,非仁也,财多也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易<形>
容易。与“难”相对
贵货而易土。--《国语·晋语七》
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物幽兴易惬,事胜趣弥浓。--唐·岑参《秋夜宿仙游寺南》
事有难易。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学有难易。
又如:易与(容易对付);易可(容易);易人(可以轻易对付的人);易易(极容易);易如反掌
简易,简省
栾范易行以诱之。--《左传》
平坦
羁坚辔,附易路。--《文选·枚乘·七发》
又如:易野(平坦的原野);易道(平路);易地(平地)
平易。如:易直(平易正直)
和蔼。如:易恬(和悦恬淡);易中(和悦其心)
易<名>
古代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
王者乘时,圣人乘易。--《管子》
古代卜筮书,包括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、《周易》,合称三易
《周易》的简称
《易》,书名也。其卦本伏羲所画,有交易、变易之义,故谓之《易》。--朱熹《周易本义序》
本之易。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又如:《易》之八像(《易经》中用八种符号(八卦)代表八种自然界中的现象)
古代占卜官名
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土之情,立以为《易》,易抱龟南面,天子卷冕北面。--《礼记》
卜筮之象,古代以示吉凶祸福
卜易、谈星、看相…晚生都略知道一二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弹奏弦乐器拽法之一,即中指向外,拨动琴弦
通“埸”。边界
观国之治乱臧否,至于疆易而端已见矣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六五,丧羊于易,无悔。--《易·大壮》
殖于疆易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
吾易久远。--《汉书·礼乐志》
州名。治所在今河北省易县
易水的简称。在现在河北省西部,发源于易县,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
秦兵旦暮渡易水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易,出代州,经保定之易州、安州至高阳,下与曹、徐、滋、沙诸河合。--明·徐向志《读书札记》
姓
豪〈名〉
(形声。从豕,猪,高省声。本义:豪猪)
同本义。哺乳动物,全身黑色,自肩部以后长着许多长而硬的棘毛。棘毛如刺,黑白相间。穴居,昼伏夜出。也称箭猪
豪,豪豕鬣如笔管者,出南郡。--《说文》。俗字作“毫”。
鹿台之山,其兽多白豪。--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
豪,猪也。--《玉篇》
又如:豪毛(豪猪身上的长而末端尖细的毛);豪豨(豪彘。豪猪)
通“毫”。动物长而细的毛,
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,而大山为小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
此其比万物也,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?--《庄子·秋水》
百姓有非理者如豪末。--《荀子·王霸》
察分秋豪。--《淮南子·修务》
豪羊。--《穆天子传》。注:“似髦牛,又豪马、豪牛。注:“豪犹髭也。”
病有在毫毛腠理之间。--《素问·刺要论》。注:“毛之长者曰豪。”
又如:豪羊(传说中的一种长毛羊);豪眉(长眉;浓眉);豪马(传说中的一种四脚的关节处都有长毛的马);豪发(毫毛和头发)。亦借指毛笔。豪芒(笔锋);豪素(笔和纸。借指诗文著作);豪翰(毛笔);豪锥(指纤锋细管笔);豪缣(笔和纸)。又比喻极细微
若差之豪龞。--《礼记·经解》
又如:豪分(比喻细微之物);豪末(毫毛的末端,喻细微之物);豪芒(比喻极细微)。重量或长度单位。十丝为一毫,十毫为一厘
齐言行,不失豪釐。--《荀子·儒效》
一釐九豪。--《新莽量铭·律嘉量升》
又如:豪釐(一毫一厘。形容数量极少。釐,通“厘”);豪厘(一毫一厘。形容很少的数量)
具有高超才能与品德的人x
德千人者谓之豪。--《鹖冠子·博选》
百人者谓之豪。--《淮南子·泰族》
关中贤豪知与不知,闻其声,争交欢解。--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
以为豪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又如:豪雄(英雄豪杰);豪俊(才智、勇力出众的人);英豪;文豪;豪彦(才智过人之士);豪烈(刚正有为、勇于任事的人)
统帅;首领。如:豪大(主帅。古时部落的首领);豪帅(首领。旧时多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);豪酋(酋长;首领)
英雄
三蜀之豪,时来时往。--左思《蜀都赋》
旧指有钱有势或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x
是儿少秦武阳二岁,而讨杀二豪,岂可近耶?--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又如:土豪;豪士;豪奴(依仗主人权势横行不法的奴仆);豪党(地方上有势力而结党横行乡里的人);豪子(豪家子弟)
通“濠”。如:豪濮(古代濠水和濮水的并称。庄子曾游于濠,钓于濮,因以借指隐者的居处)
山名。即崤
姓。宋代有豪彦
豪〈形〉
巨大的,势力强大的
或耕豪民之田,见税什五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》
又如:豪姓;豪客
强横;
豪贼劫持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计杀二贼。
骄豪而多怨。--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豪有力者。--《明史》
又如:豪猾(强横而不驯服);豪奸(强横邪恶);豪吞(强横地侵占);豪武(强横勇武)
豪放,豪迈;气度宽广、不拘小节;
平原君之游,徒豪举耳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又如:豪纵(豪放不羁;强横放纵);豪放不羁(意气奔放,不受束缚);豪士(豪放任侠之士);豪上(豪爽,无拘束);豪句(豪放的诗文)
形容声音响亮。如:豪嘈(声音雄壮高亢);豪叫(特指高声吟诵);豪矢(响箭。发射时箭未到而声先至。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先行者);豪竹(竹制的大管乐器,音调嘹亮昂扬);豪歌(高歌)
奢侈;豪华x;x
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,然功业大……
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又如:豪荡(任侠而不拘礼法);豪俊(豪华美丽);豪宴(豪奢的宴席);豪忲(过度奢侈、浪费);豪恣(放肆、蛮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