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<数>
(会意。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,是原始记数符号)
一加一的和
二,地之数也。从耦一,会意。古文又从弋。--《说文》
因二以济民行。--《易·系辞》。虞注:“谓乾与坤也。后世官书以贰为之,为防奸易。”
赐也闻一以知二。--《论语·公冶长》
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又如:二加四得六;总数为二;二府(大肠和小肠;二太爷);二形(男女两性);二难(指难兄难弟,即蔡、宋两御史);二仪(两仪。指天地、阴阳);二纪(二十四年。一纪为十二年);二氏(释教与道教);二军(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);二南(原指《诗经》中的《周南》与《召南》借指淑女与君子相配);二星(银子二钱。星,秤杆上的记数点);二天(再嫁;嫁二夫)
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时对二十的省称。如:一百二
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二百时对二百的省称。如:八千二
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千时对二千的省称。如:四万二
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
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--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又如:二手(副手,二把手);二尹(知县副职县丞的别称);二舍(二公子,二少爷。舍:舍人。原为官名,后用以称显贵人家子弟);二甲(殿试的第二等);二门(指大门内的一道总门)
二<形>
两样;有区别。如:二屋里(另住一处。比喻说话岔了道);二价(异议)
不专一;不忠诚-;。如:有二心;二四(放肆,胡作非为);二三(三心二意)
甫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田中有菜苗之形。金文字形,变为从田父声的形声字。本义:苗)
中国古代对男子的美称。多用于表字之后
甫,男子美称也。--《说文》
保兹天子,生仲山甫。--《诗·大雅·丞民》
天启壬戌秋日,虞山王毅叔远甫刻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:台甫(敬辞,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)
通“父”。对男性长辈的通称,犹父老
曰伯某甫,仲叔季唯所当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
忽兹遇众甫,欲彀羞断弦。--宋·叶适文
又如:众甫(各位父老)
通“圃”(鍰??)。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;
东有甫草,驾言行狩。--《诗·小雅·车攻》
甫〈副〉
方才,刚刚
瑞抚吴甫半岁。--《明史·海瑞传》
部署甫定而外围合。--清·邵长蘅《阎典史传》
又如:年甫二十;甫愈(刚痊愈);甫至(刚到);甫能(刚刚能)
开始,起初。如:甫当(始终);甫尔(初始)
甫〈形〉
大的。如:甫田(大田);甫甫(大而众多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