仰<动>
(会意兼形声。从人,从卬,卬亦声。卬,小篆字形。一个人站着,一个人跪着,跪者抬头看站者,为抬头仰望的“仰”的本字。后借为“我”,遂加“人”作“仰”。“卬”“仰”古今字。本义:抬头,脸向上)
同本义。跟“俯”相对
仰,举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仰即卬之或体。汉书皆作卬,不作仰。
驷马仰秼。--《淮南子·说山》
仰足以事父母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仰头相向鸣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仰药而伏刃。--《汉书·息夫躬传》。注:“仰首而饮药。”
无敢仰视。--汉·刘向《列女传》
遂于树下仰取叶。--三国魏·邯郸淳《笑林》
仰视天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椎髻仰面。--清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:仰企俯思(抬头盼望,低头思念。有仰慕之意);仰脸(抬头,脸向上方);仰瞻(仰望;追慕)
敬慕。钦佩或高度敬重
众士慕仰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仰从(服从;遵命);仰服(敬服,钦佩)
切望旧时公文中上级命令下级的惯用辞,意为切望
又仰山前山后里正之家也要捕虎文状。--《水浒传》
仰各路大帅各尽忠力,以图国家大计。--《续资治通鉴》
依赖;依靠
前无可仰之积。--《后汉书·邓禹传》。注:“犹恃也。”
随身所需,悉仰于官,不别治生产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凡五谷者,民之所仰也。--《墨子·七患》
又如:仰人度日(依靠别人供给衣食来维持生活);仰成(依赖别人取得成功);仰哺(依靠他人哺养、供养)
物体面朝上
春若遇旱,秋耕之地得仰垄待雨。--《齐民要术》
亦指把覆合着的物体翻过来,使底部朝上。如:仰一口大铜钟;仰瓦(凹面向上的瓦)
树<动>
(形声。从木,尌声。本义:栽树)
同本义
树,生植之总名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植,立也。假借为尌竖字。
宿敢不封殖此树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年》
夫坚树在始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树木也。”
地道敏树。--周礼《中庸》。注:“谓殖草木也。”
二曰树艺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
树之榛栗。--《诗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
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树事(种植草木之事);树杨(种植杨树);十年之计,在于树木;树其树以荫行人
种植;
树,种也。--《广雅》
所食之粟,伯夷之所树与?--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后稷教民稼穑,树艺五谷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又如:树萱(种植萱草);树稼(种植农作物);树植(种植);树养(种植培养)
竖起或建起;树立
崇牙树羽。--《诗·周颂·有瞽》
犹有未树也。--《庄子·逍遥游》
如是,则人有树事之患,而有争功之祸矣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皆稽颡树颔,扶服蛾伏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
树德而济同欲焉。--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无易树子。--《公羊传·僖公三年》
筑石寨土堡于要隘,树帜曰:“谢庄团练冯”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如:树炮(架炮);树建(建立,树立);树表(竖立标志);树栅(构筑栅栏);树牙(建立牙旗);树竿(竖着竹竿);树功(建立功勋);树事(建立事业);树基(建立根基);树教(建立教化);树君(立君主);树子(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)
培植;培养;
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--《管子·权修》
树<名>
树木
树,木总名也。--《广韵》
树,木生植之总名。--《说文系传》
有嘉树焉,宣子誉之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年》
树木方盛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--宋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又如:果树;松树;树科(草丛;灌木丛);树上开花(比喻好上加好);树老招风,人老招贱(树老被风吹,人老被轻视);树末(树梢);树桠(树杈子);树杪(树梢);树株(树棵);树阙(树间空隙);树簇(树木丛生);树瘢(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)
树状物.。如:铅树;脉管树;肺泡树;活树,小脑活树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