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<名>
作坊,手工业工场
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合,…而礼径至所作,不复重奏,称诏罢民。--《三国志·魏志》
又如:作房(作坊);作分(作坊);木工作;油漆作;洗衣作
作坊
手工业工场
作<动>
(会意。从人,从乍。人突然站起为作。甲骨文字形,象衣领初作的形状。本义:人起身)
同本义
作,起也。--《说文》
明两作。--《易·离》
作其即位。--《书·无逸》
与子偕作。--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
或作而行之。--《考工记》
凡作民。--《周礼·士师》
三献作止爵。--《仪礼·特牲礼》
后圣有作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而后作焉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
舍瑟而作。--《论语·先进》
客作而辞。--《礼记·少仪》
如日出时,眠者皆作。--宋·苏轼《画佛赞》
有洪洞令杜君者,作而言曰。--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作止(作息;起居)
起来;开始工作;;
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--《乐府诗集》
蚤作而夜思。--唐·柳宗元《送董邵南序》
往来种作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田家秋作苦,邻女夜春寒。--唐·李白《宿五松山下荀媪家》
又如:作力(出力;使力);作本(务农);作苦(耕作辛苦);作一(劳动专一);作牧(畜牧,放牧);作剧(劳作勤苦);作劳(劳作,劳动);作甚(做什么)
产生,兴起
包牺氏没,神农氏作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周秦之际,诸子并作。--《论衡》
由汤至于武丁,贤圣之君六七作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且王者之不作,未有疏于此时者也。
天油然作云。--《孟子》
坚冰作于履霜,寻木起于蘖栽。--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
浓雾半作半止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又如:作兴(兴起);作师(兴兴);作病(发生疾病,致病);作见(出现;显现);作逆(作乱,造反);作贼(造反);作缘(发生瓜葛、联系)
做;创制;制作;从事某种活动;
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遂乃研核阴阳,妙尽璇机之正,作浑天仪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作结绳而为罔罟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为楚王作剑。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吾为楚王作剑。
汝父为楚王作剑。
作二铁板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又如:作茶(制茶);作治(制作。亦指制造的成品);作黍(做黍米饭);作烦(制造麻烦,添麻烦);作衅(制造事端);作景(为难,作梗);作对头(与人为敌、为难)
纤纤作细步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生人作死别。
故作不浪计。
作推敲之势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写作,创作
屈平之作《离骚》,盖自怨生也。--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
仲尼卮而作《春秋》。--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登高作赋,是所望于群公。--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时而作--唐·白居易
《与元九书》
作敲字佳矣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自是指物作诗立就。--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令作诗。
属予作文以记之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作古作故(不依旧规,自创先例);作述(创作传述)
振作
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一鼓作气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又如:作气(振作勇气);作强(产生强劲之力)
假装,装出。如:作面子(装点面子);作乔(装假,装模做样);作筏子(做样子);作张作致(装模作样);作轨(作为规范);作喜(变作笑脸,露出喜色)
充当
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--《论语》
又如:做冰(做媒人);作霖(充作救旱之雨。后指降甘霖或下雨);作小(做小。与人为妾);作眼(做眼线);作甘(做救旱甘霖)
当作
青春作伴好还乡。--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老大嫁作商人妇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有风既作飘飖之态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又如:作傍(当作靠山;作依托);作外(当作外文,见外);作做(当作,算作)
建筑
将有作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作亭者谁。--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又如:作邑(建筑都城);作洛(另建新都);作土(积土堆垒以御敌)
发出音响,演奏
乐将作。--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又如:作倡(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);作健(成为强者。谓奋发称雄)
生出,长出来;
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
又如:作花(长出花蕾;开花);作谷(田里生长着的谷物);作肉(方言。长肉)
培育,造就
亦惟助宅天命,作新民。--《书·康诰》
又如:作育(造就培养);作新(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);作养(培养,培育);作诲(教诲,训导)
担任
伯禹作司空。--《书·舜典》
又如:作县(当县官);作吏(担任官职);作宾(担任太子宾客职务);作游(谓游幕。指到各地做幕僚);作邑(当县令)
发生,发作;
冻风时作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作则飞沙走砾。
此疫作也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发出,放射;
泠泠作响。--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
振奋作声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有作其芒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百千齐作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发动;
一夫作难而匕庙隳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像;似(唐宋时期出现的);
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--宋·辛弃疾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
通“诅”(鍺??)。咒诅;
侯作侯祝。--《诗·大雅·荡》
下作之地,上作之天。--《管子·轻重己》。俞樾云:“两作字读为诅,古字通用。”
作<名>
作品;文章
临摹旧作。--蔡元培《图画》
理想派之作。
又如:遗作;译作;新作
事情,事业
利用为大作。--《易·益》
毋以小谋败大作。--《礼记·缁衣》
措施;办法
作有利于时,制有便于物者,可为也。--《后汉书》
生<动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初生的草木,下面是地面或土壤。“生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;滋长)
同本义
生,进也。象草木生出土上。--《说文》
生,出也。--《广雅》
生,生长也。--《广韵》
自无出有曰生。--刘巘《易义》
天地之大德曰生。--《易·系辞》
生好物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
草木有生而无知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生于道左。--《诗·唐风·有杕之杜》
生我百谷。--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
种之,生且蕃。--徐光启《甘薯疏序》
多杂树,多松,生石罅,皆平顶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又如:生盛(生长繁茂);生化(生长化育);生骨(主骨骼的生长);生落(生长与凋落);生遂(生长);生荣(生长繁荣);生处(生长的地方);生肌(长出新肉);生条(长出枝条)
生育;养育;;;
父母生我。--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
郑武公娶于申,曰武姜,生庄公及共叔段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生以驭其福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:“犹养也。”
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。--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
信知生男恶,反是生女好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以一人生三计之,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毅宗之语公主,亦曰:“若何为生我家?”痛哉斯言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又如:生聚(繁殖人口,积聚财物);生落(出生);生育率(反映生育年龄妇女生育频度的指标);生遂(生育);生月(出生的月份);生年(出身;出身以来);生身(出生);生时(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时);生岁(出生之年支);生诞(出生)
生存;活。与“死”相对;x;
爱之欲其生,恶之欲其死。--《论语·颜渊》
陷之死地而后生。--《孙子·九地》
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,计不独生而今赵亡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倘复请之,吾辈无生理矣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安乐也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又如:生得(生获,活捉);生寇(活的敌人);生犀(活犀牛;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);生间(能活着回报敌情的间谍);生割(活活宰割);生魂(活人的魂魄);生博(生取;活捉);生抢(生取;活捉);生碑(为活人立的碑);生传(为活人作的传记)
滋生;产生;;
一旦运穷福艾,颠沛生于不测,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,不可以实疏粝。--明·刘基《苦斋记》
别有幽愁暗恨生,此时无声胜有声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又如:生火(产生焦躁的情绪。产生火气、热气);生心(怀有图谋不轨的异心);生嗔(对别人的行为不满,生气);生忿(发怒;忤逆,不孝);生风(产生风;比喻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);生隙(产生嫌隙或事端);生怜(产生怜爱之情)
转世。如:生处(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);生缘(受生转世的因缘);生死海(佛教语。谓众生轮回六道,生生死死,茫无涯际,有如大海)
方∶安装;
在太岁头上动了土,把棺材生好牛头杠,八抬八绰的扛出门去。--《何典》
救活,使活
幸先生生我。--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燃着,点燃。如:生炉子;生火
制造事端等
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,以为生事扰民。--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生产;制作
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,天下财富何得不蹶?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生货(指制造业以外的生产部门如农业、林业、畜牧业等生产的产品);生众食寡(生产的多,消费的少)
生〈名〉
生命
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此万物莫不然,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者。--英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又如:生力(生命力;气力);生本(生命的根本);生全(保全生命,全身);生次(生命的存在);生聚(生命财产);生类(泛指一切有生命之物)
人的一生
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!--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羡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又如:生世(一生;一生一世);生禄(指人的寿限)
生活
自吾氏三世居是乡,积于今六十岁矣,而乡邻之生日蹙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哀吾生之无乐兮,幽独处乎山中。--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又如:生资(赖以生活的资财);生赖(赖以生活之资,生计);生生(养生;生活)
指生日。如:生申(申伯诞生之日。后为生日之祝辞);生甲(生辰);生朝(生辰);生期(生日)
后生,长辈对晚辈的称呼;
隶而从者,崔氏二小生。--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生物。如:生活力(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);生植(指生物);生品(生物的品类)
生计,谋生手段。如:谋生;生路
老师称弟子,或弟子自称;学生
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,流辈甚称其贤。余朝京师,生以乡人子谒余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庑下一生伏案卧,文方成草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又如:新型师生关系
戏剧角色名。如:老生;武生;小生。元杂剧中也称末
妓女
呼妓为生,未知始于何时。--徐士銮《宋艳》
俘虏
每捉生踏伏,沔必在数。--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喜兆》
年长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。“先生”的省称
言《尚书》自济南伏生,言《礼》自鲁高堂生。--《史记》
儒生;读书人的通称
侯生遂为上客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通“性”。资质;禀赋;
惟民生厚,因物有迁。--《书·君陈》。孔颖达疏:言人自然之性敦厚,因所见所习之物有迁变之道,故必慎所以示之。
文王蹶厥生。--《诗·大雅·緜》
辨五地之物生。--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
人伦并处,同求而异道,同欲而异知,生也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姓
生<形>
天生,生来
人非生而知之者。--《师说》
又如:生巧(天生巧慧);生来(天生。从小时候起;从来);生才(天才;英才)
生的,未煮熟的
项王曰:“赐之彘肩。”则与一生彘肩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生菜;生鱼,生肉;生吞(未经煮熟即吞下去)。又指未加工或未锻炼过的。如:生铁;生石膏;生金(未经冶炼的丹砂、金砂);生眼布(未染的细布)
新鲜的
妃嗜荔枝,必欲生致之,乃置驿传送。--《新唐书·后妃传》
又如:生鲜(鲜活);生卉(鲜草);生肉(鲜肉);生花(鲜花)
未开垦种植的(土地)。如:生田(未开垦的荒地)
生疏;
自别城中礼数生。--王建《村居即事》
又如:生人;生手;生帐子货(陌生人);生客(陌生的客人)
具有活力的
金添生兵二十万来。--《宋史》
生<副>
机械地,无意识地。如:生凑;生搬硬套;生是(硬是);生各支(生各扎,生扢扎。活活地,硬是);生擦擦(生察察。平白地,活生生地);生可擦(生磕擦、生扢察。生生地,硬硬地)
很、甚、极其
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。--《窦娥冤》
又如:生恐(方言。很怕;很担心);生疼(很疼,特别疼)
生搬硬套
比喻不顾实际情况,硬搬别人的经验
教条主义者不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方针政策,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公式来处理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