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<动>
(形声。本义:填满,布满)
同本义;;
满,盈溢也。--《说文》
无几何而往,则户外之屦满矣。--《庄子·列御寇》
荆有云梦,犀兕麋鹿满之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奸邪满侧。--《韩非子·扬权》
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--唐·许浑《咸阳城东楼》
归来泪满巾。--宋·张俞《蚕妇》
黄四娘家花满溪。--唐·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》
蒌蒿满地。--宋·苏轼《惠崇春江晚景》
初闻涕泪满衣裳。--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又如:满口胡柴(满口胡说);满坑满谷(形容积聚得特多);满面生花(满面笑容);满天星(指眼里冒出许多金星);满眼(充满视野);满堂(充满堂上);满衍(布满平野,遍野);满肚子(满肚皮。充满肚皮;充满心中);满实(充盈);满怀信心(心中充满自信心);满脸春色(满脸春风。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);满听(满耳);满溢(太多而漫出);满生生(很满的样子);满心(心中充满某种情绪或意愿);满礼(满理。充足的理由);满顶(不留余地);满饮(斟满而饮)
足够,达到一定限度x;
虽长不满七尺,而心雄万夫。--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
又如:满散(功德圆满时的散斋;为祈祷、祝寿等开设道场,期满结束);满日(做工做到规定的年龄期限);满服(服丧期满);满破(最多;大不了);满话(没有回旋余地的话);拉满弓(又叫满把)
通“懑”。烦闷
…欢欣愤满以送之。--《说苑·善说》
故烦满而囊缩。--《素问·热论》
满<形>
饱满;丰满;;
穗阅而青零,多秕而不满。--《吕氏春秋·审时》
郁闷,闷塞不畅
必至下胀而上满。--《老残游记》
全,整个
满坐寂然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满坐宾客。
满面尘灰烟火色。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满目萧然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寂寞空庭春欲晚,梨花满地不开门。--刘方平《春怨》
又如:满不在意(全然不放在心上,不当一回事);满天打油飞(方言。谓到处游荡,没有落脚的地方);满处(到处);满世界(到处);满堂(整个堂上);满岁(一年,整年);满处(犹到处)
自满-
满招损,谦受益。--《书·大禹谟》
克勤于邦,克勤于家,不自满假。--《书·大禹谟》
踌躇满志。--《庄子·养生主》
又如:满大(自满自大);满招损,谦受益(自满招致损失,谦虚得到益处);满假(自满自大);满望(满足所望)
特指月圆。如:月满(月圆);满魄(圆月)
满<名>
中国少数民族名。“满族”
姓
满<副>
很--表示程度。如:满对;满高兴
满不在乎
;;;无动于衷,完全不以为然
这孩子对干什么事都满不在乎
安〈形〉
(会意。从“女”在“宀”下,表示无危险。本义:安定;安全;安稳)
同本义;;;
安,定也。--《尔雅》
共给之为安。--《庄子·天地》
好和不争曰安。--《周书·谥法》
心皆安下切上。--《仪礼·少牢礼》
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居安思危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风雨不动安如山。--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然后得一夕安寝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谢庄遂安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。
又如:安睡;安寝;安抵(平安地抵达);心神不安;坐立不安;安枕(安安稳稳地睡觉);安帖(安定;平静;妥帖);安席(安稳地坐着;安静入睡)
安逸,安乐
予出官二年,恬然自安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君子食无求饱,居主安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。
又如:安佚(安闲舒适);安堵(安居,不受骚扰);安坦(安心舒坦)
安详,从容不迫。如:安童(僮仆,小厮);安娴(安详文雅);安谛(安详审慎);安矜(安祥稳重);安俟(安心等待);安宜(稳重)
安宁
毅良久稍安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。
又如:安生(安宁);安豫(安宁快乐);安淳(安宁淳朴);安休
缓慢
安步以当车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。
又如:安步(缓步徐行);安行
安〈动〉
使安定
与魏质以安其心。--《韩非子·存韩》
可以为富安天下。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安身立命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。
又如:安神(使心神安定);安国(安邦定国;安定的邦国);安民(安定人民生活);安邦(安定国家);安内(安定内部)
安抚,安顿抚慰
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齐同,则宜抚安。--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。
又如:安存(安抚存恤);安恤(安抚体恤);定人(安抚人民);安辑(安抚)
安排;安置
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。--《三国演义》。
又如:安席(入座敬酒);安座(安席)
安心。习惯、满足于
始而惭焉,久而安焉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郊境之内,民不安业。--《三国志·司马郎传》。
又如:安于现状;安业(安于本业);安命(顺从命运安排)
安装;x
今水大而急,不得安柱。--诸葛亮《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》。
又如:安电灯;安刀把儿
存着…心,怀有某种不好意图。如:黄鼠狼给鸡拜年,没安好心
安〈副〉
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岂”、“怎么”
尔安敢轻吾射。--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安与项伯有故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安〈名〉
“安培”的简称
用于外国语的音译。如:安琪儿;安拉;安第斯山
姓
安〈代〉
谁;何;什么;;
安忠?忠王。安信?信赏。安敢?敢去不善。--《孙膑兵法·纂卒》
皮之不存,毛将安附?--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
吾谷为难,安始而可?--《国语·晋语》
哪里,何处
沛公安在?--《汉书·高帝纪》
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。(即“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”。)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南方周易程序
..
咨询电话:020-347713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