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〈动〉
(形声。从玉,里声。本义:加工雕琢玉石)
同本义
理,治玉也。顺玉之文而剖析之。--《说文》
理者,成物之文也。长短大小、方圆坚脆、轻重白黑之谓理。--《韩非子·解老》
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,遂命曰:“和氏之璧。”--《韩非子·和氏》
郑人谓玉未理者璞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
治理;管理
不可胜理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
圣人之所在,则天下理焉。--《吕氏春秋·劝学》
夫能理三苗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
以昭陛下平明之理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贫困如故时,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。--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为天下理财。--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理事自若。--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
又如:当家理事;理官(治理狱讼的官员);理民(治理人民);理国(治理国家)
整理,使有条理、有秩序
分茧理丝。--《晋书·左芬传》
当户理红妆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又
当窗理云鬓。
又如:理妆(整理妆饰);理丝(抽理蚕丝);理鬓(梳理鬓发);理顺
处理,办理;。如:料理(办理;处理);理七(旧俗人死后每七日斋供一次,凡七次,共四十九日而止);理狱(处理讼事)
温习;熟习;
被服罗裳衣,当户理清曲。--《古诗十九首》
又如:理书(温习功课);理乐(练习演奏乐曲);理曲(练习歌曲)
奏起。如:理音(弹奏音乐);理丝(弹奏弦乐);理乐(奏乐)
区分;辨别
理道之远近而致贡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又如:理音(辨别声音)
理睬,理会;
只顾玩笑,并不理他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不理(不闻不问);理值(理睬);理识(犹理睬)
申诉;辨白。如:理诉(申诉);理说(申辨是非);理辨(申辨)
修缮。如:理葺(修理,修补);理楫(修理船桨)
操理
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理〈名〉
纹理;条理;
井井兮有其理也。--《荀子·儒效》
璧袭无理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
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。--《说文解字·叙》
圭形石质,苍色腻理。--刘禹锡《砥石赋》
又如:理比(纹理相次);理路(纹理,纹路)
法律;司法官;;
弦子旗为理。--
管子·小匡》
遂下于理。--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又如:理刑厅(理刑官员)
道理,义理
井井兮其有理也。--《荀子·儒效》
恶积祸盈,理至焦烂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势不同而理同。--柳宗元《送薛存义序》
是未明天地之理,万物之情者也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理实如兄言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天下之理得矣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验之以理。--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理无专在。--清·刘开《问说》
又
理有未安,妄以臆度。
又如:无理(没有道理);在理(合乎道理);理致(义理情致,思想情趣);理窟(义理会聚处;道理深奥处);理顺(道理顺当;理由正当)
事理。如:理趣(事理的旨趣)
使者;;
行理之命,无月不至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。注:“行理,使人通聘问者。”
媒人
吾令蹇修以为理。--《楚辞·屈原·离骚》
自然科学与物质世界和其现象有关的这种知识。如:理工科
物理学。如:数理化
通“吏”。狱官;;
孟秋之月:命理瞻伤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李离者,晋文公之理也。--《史记·循吏列传》
理〈形〉
治理得很好
本事不理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运极则化,理乱相承。--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
一切治理,威名流闻。--《汉书·赵尹韩张两王传》
当<动>
(形声。从田,尚声。本义:两块田相当、相等)
对等;相当于;
当,田相值也。--《说文》
必当其位。--《吕氏春秋·孟夏纪》
蔽贤者当之。--《孟子·离娄下》
朱也当御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当之者戕焉。--《国语·晋语一》
又如:旗鼓相当;门当户对;当才(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);当匹(匹敌;对等);实力相当
面对着;
木兰当户织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又如:当户(对着门户);当风(正对着风);当着矮人,别说短话(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,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,以避影射之嫌);当头对面(面对面)
担任;充当;。如:当辕(驾辕);当槽的(店房伙计、酒保一类的人);当值(值班);当御省禁(值班于官禁之内)
承担;
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。--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
又如:当不起(谦词。表示担当不起他人的夸奖或款待);当不得(奈何不得);当不过(受不住;受不了)
主持;
蚩尤明乎天道,故使为当时。--《管子·五行》
北邀当国者相见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张居正当国。--《明史·海瑞传》
又如:当室(主持家事。今称当家);当家之事(理家立业);当家三年狗也嫌(主持家政的容易得罪人,讨人嫌弃)
阻挡某人或某事物的通路
汝不知夫螳螂乎,怒其臂以当车辙,不知其不胜任也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又如:螳臂当车;别当道站着;当拦(阻拦)
看待…。如: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
用武力抵敌
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万夫不当之勇;当关(守关);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
应当
吾闻二世少子也,不当立,当立者乃公子扶苏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又如:当用的还得用;当立之年(指三十岁);当断不断(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)
判决罪人,断狱
臣知欺大王罪当诛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而乃劾魏其矫先帝诏,罪当弃市。--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
当<名>
过去的某一时间;以往;。如:当天(指过去);当时(指过去);当下(此时);当口(事情发生或进行的时候)
空;空当。如:插当;这里还留着一个当子
当<介>
在
当春乃发生。--唐·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当是时,妇手拍儿声,口中鸣声…一时齐发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又如:当堂(当场,在现场);当出(当初);当来(向来;当初);当便(即便;即就)
当<代>
本,这
兄子彦询病卒,豹取急,亲送柩还乡,悲痛伤惜,以为丧当家之宝。--唐·李延寿《北史·房豹传》
又如:当家(本家);当晚;当夜;当境(本境);当坊(当方。本地);当港(此港,本港)
当<象>
铿锵声。如:每座教堂的尖塔开始欢快地发出当当响声
当<连>
假使
向使三国各爱其地,齐人勿附于秦,刺客不行,良将犹在,则胜负之数,存亡之理,当与秦相较,或未易量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当<动>
主领;典领
诏招摇与太阴兮,伏钩使当兵。--扬雄《甘泉赋》
抵押,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
以王子姑曹当之,而后止。--《左传·哀公八年》
虞所赍赏,典当胡夷。--《后汉书·刘虞传》
走笔还诗债,中由衣当药钱。--唐·白居易《自咏老身示家属》
又如:当衣服;他把房子当了
当作;算是
安步以当车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又如:当三钱(一个钱当三个钱用。这是宋朝的一种制钱);当十钱(币值以一当十);当甚(算什么);当耳边风
抵得上;
以一仪而当汉中地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一个当俩;以一当十;当抵(抵挡)
顶替;
募有能捕之者,当其租入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当<形>
适合,适当;
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、八月,此殊未当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将献公堂,惴惴恐不当意,思试之斗以觇之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只要措施得当就没问题;用词不当;当家子(同一家族中的人)
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。相当于“本”、“此”(.)
当夜调度已定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:当下(那个时候);当年;当天
当<名>
当铺(用于字号)。如:当馆(即当铺);当水(骗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