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<动>
(形声。从彳,惪声。从“彳”,表示与行走有关。本义:登高,攀登)
同本义
德,升也。--《说文》
君子德车。--《易·剥》虞本。按,与剥庐对文。登也,升。君子以顺德,亦本字。
感激
然则德我乎。--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
通“得”。取得,获得
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德善。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,德信。--《老子·四十九章》
是故用财不费,民德不劳。--《墨子·节用上》
德〈名〉
道德,品行;;
德,德行。--《篇海类编》
德行,内外之称,在心为德,施之为行。--《周礼·地官》注
德何如可以王矣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六三德。正直、刚克、柔克也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注:“至德,敏德,孝德也。”
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下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无德不贵,无能不官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又如:德薄(德行浅薄);德望(品德与名誉);德器(德行器量);德被四方(品德高尚,满布天下);德薄望浅(谦词。品德低下,名望轻微);德门(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);德誉(道德声誉);德馨(道德芳馨);德艺(道德与才艺);德操(道德操行)
恩惠;恩德;
是不敢倍德畔施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:“恩也。”
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德施(恩惠;恩泽);德惠(德泽恩惠)
仁爱;善行。如:德意(善意);德政(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);德法(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);德厚(仁厚)
心意;。如:同心同德
福
百姓之德也。--《礼记·哀公问》
腻<形>
(形声。从肉,贰声。本义:肥)
同本义
腻,肥也。--《说文》
靡颜腻理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石钱差复藉,厚叶皆蟠腻。--唐·李贺《昌谷》
浓。如:腻香(浓香);腻云(指浓厚的云层)
粘糊。如:腻得很(形容物体给人以粘糊的感觉);腻滞(滞涩,不流畅)
亲昵。如:腻语(亲昵的话)
细腻
肌理细腻骨肉匀。--杜甫《丽人行》
又如:腻泽(细腻光润);腻玉(纹理细腻润泽的玉。形容光滑细润);腻理(肌理细润);腻云(比喻光泽的发髻)
腻<动>
厌烦;
见了别人就怪腻的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这些话我都听腻了;玩腻了
用腻子填塞小缝。如:腻船;腻抹(涂抹)
腻<名>
积污垢
见耶背面啼,垢腻脚不袜。--杜甫《北征》
油腻;
渭流涨腻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又如:腻歪(腻味)
腻烦
;∶因次数过多而感到厌烦
老哼这首小曲儿你不觉得腻烦吗?
∶厌恶
我真腻烦他
腻人
∶指食品含油脂量过高,使人吃不下去
肥肉腻人
∶令人厌烦
他的讲话真腻人
∶折磨人,使人担忧
此事真腻人
腻味
方∶厌烦;讨厌
腻友
亲密的朋友
腻子
∶“泥子”
∶指久坐不走、让人厌烦的顾客
茶腻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