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<动>
谏正
证,谏也。从言,正声。--《说文》
士尉以证靖郭君,靖郭君不听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。高诱注:“证,谏也。”
又如:证谏(直言规劝)
证<名>
通“症”。病症;
然后先生之言,为思陵对证之药也。--清·黄宗羲《子刘子行状》
假借为“徵”。今亦用为證验字。证据;
索证正不在远。--英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证<动>
(形声。从言,正声。繁体为“登”声。本义:告发)
同本义
證,告也。从言,登声。--《说文》
其父攘羊,而子证之。--《论语·子路》
又如:证父(告发父亲)
谏诤。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,劝人改正.'
愎过自用,不可证移。--《吕氏春秋·巫徒》
验证;证实;
所以證之而不远。--《楚辞·惜诵》。注:“验也。”
而胗独证据其事。--《后汉书·缪肜传》
援古证今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又如:证占(验证);证验(验证);证类(以同类事物作证);证审(验证审察);证察(考证审察)
佛教用语。参悟,修行得道;
禅师后证果,居于林虑山。--唐·张鷟《朝野佥载》
又如:证果(修得妙道);证圣(证入圣果);证悟(修行得道);证业(证悟业果)
证<名>
证据,凭据;;
慎用六證。--《大戴礼记·文王官人》
罪无申证,狱不讯鞫。--《后汉书》
又如:证明师(起到证据作用的人或物);证左(指当时在现场亲知亲见其事,可以证明实际情形的人)
证件;证书;。如:工作证;身分证;出生证;健康证
宏〈形〉
(形声。从宀,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,厷声。本义:屋子宽大而深)
同本义
宏,屋深响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屋深也。各本深下衍响字,此因下文‘屋响’而误,今依《韵会》、《集韵》、《类篇》正。…屋深者,其内深广也。”
宏我邦我家。--《毛公鼎》
宏,按:深大之屋凡声如有应响。--清·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大;宏大;
宏,大也。--《尔雅·释诂》
若保宏父。--《书·酒诰》
举其宏纲。--《书·序》
其器宏以弇。--《吕氏春秋·孟冬》
又如:宏才(大才);宏硕(大儒硕学。指有学问的人);宏纲(大纲);宏宏(广大的样子)
宏伟。如:宏构(宏伟的建筑);宏整(宏伟整齐;宏伟严谨);宏盛(宏伟美盛);宏规(宏伟的规模)
博大x。如:宏达(才智广达博通);宏洽(博洽);宏通(博大通彻);宏贯(博大贯通)
广泛。如:宏扬(广泛宣扬);宏溥(普遍,遍及);宏敷(广布);宏览(广泛浏览)
远大,深远-;。如:宏规(远大的规划;深远的谋略);宏毅(志向远大,意志坚强)
宏<动>
扩大;光大
宏兹九德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又如:宏大;宏肆(谓发扬光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