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<动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臣”象眼睛,下面是“壬”。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。小篆又加“月”字,表望的对象。本义:远望)
同本义
望,出亡在外望其还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此字疑当训远视也。
望,远视也。--《玉篇》
豕望视而交睫腥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。注:“望视,远视也。”
邻邑相望,鸡狗之音相闻。--《庄子·胠箧》
望之而不能见也,逐之而不能及也。--《庄子·天运》
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扁鹊望桓侯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举头望明月。--唐·李白《静夜思》
风烟望五津。--唐·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潭西南而望。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又如:望台(指轮船驾驶台);望楼(望远守卫的楼房);望阙(望着皇宫);望乞(希望;乞求);望国(遥望故国);望睹(了望,眺望);望乡(遥望故乡);望祭(望礼。遥望而祭);望拜(远远望见即行叩拜);望祀(遥望祭祀);望眼(远眺的眼睛)
遥祭,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、日月、星辰
旅上帝及四望。--《周礼·大宗伯》。注:“五岳四镇四渎。”
犹三望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。注:“分野之星,国中山川皆因郊祀,望而祭之。”
又如:望祀(古代遥祭山川地袛之礼);望拜(遥望拜祭);望表(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)
希望,期望x;
日夜望将军至,岂敢反乎?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非汉所望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又如:望岁(盼望丰收);望祈(盼望);望幸(臣民、妃嫔希望皇帝临幸);望巴巴(望眼巴巴)
向高处看。如:望月(仰望天上的月亮);望羊(仰望远视的样子);望子(期望您。子,对人的尊称);望洋(仰望的样子);望慕(仰慕);望云(仰望白云);望视(仰视,远视)
察看。如:望色(看人的气色);望气者(一种依靠望天气而预测吉凶祸福的方士)
看望
望其言是实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:探望;拜望;看望
通“方”。比较
以人望人,则贤者可知己矣。--《礼记·表记》
怨恨,责怪
绛侯望袁盎。--《史记·袁盎晁错传》
时人望之。--《后汉书·贾彪传》
不意君望臣深也。--《史记·张耳陈馀传》
黯褊心,不能无少望。--《汉书·汲黯传》
又如:望沮(怨恨沮丧);望言(怨言)
接近
望秋先陨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又如:望七(将至七十岁);望五(年龄近五十岁);望四(接近四十岁);望秋(临近秋天)
望<名>
视野,视力所及。如:望山(古弩上的瞄准器);望中(视野之中)
名望
德隆望尊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望轻(声望低微);德高望重;望姓(有声望的氏族);望重(名望大);望臣(有威望的大臣);望雅(声望清高)
希望;盼望
以绝秦望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甚失孤望。--《资治通鉴》
望日,夏历每月十五,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15
三月之望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又如:望后(望日之后;向后);望夜(农历十五日之夜)
边际
神覆宇宙而无望。--《吕氏春秋·下贤》
仪容
季通弟季良风望闲雅。--《北史》
有名的人
吾子楚国之望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
窗口
画轮车左右开四望。--《晋书》
酒店的招帘,即酒望。如:望竿(悬挂酒招的旗竿)
唐代行政区划的等级之一
文宗世,宰相韦处厚建议,复置两辅、六雄、十望、十紧州别驾。--《新唐书》
望<介>
口∶向,对着;
望朱砂庵而登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又如:望前走
扣〈动〉
(形声。从手,口声。本义:拉住,牵住)
同本义
扣,牵马也。--《说文》
扣马而谏。--《史记·伯夷叔齐传》
梁由靡扣缪公之骖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
太子与郭荣扣马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
又如:扣马(牵住马,不使前进。也作“叩马”);环环相扣;扣身(紧身,衣服紧贴身子)
捆绑;拘押;;。如:扣搭(扣住,捆住);把杀人犯扣起来
假借为“敂”(击)。敲击
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。--《荀子·法行》
扣石垦壤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:扣扉(敲门);扣户(敲门);扣门(敲门);扣扃(叩门,敲门);扣阍(叩击宫门)
求教;探问
扣其乡及姓字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又如:扣问(向人请教;询问);扣发(启发;提出意见);扣请(扣问)
叩头,俯首向下之称。如:扣头(叩头);扣额(犹扣头)
截留。如:扣刻,扣克(截留财物,不按应发的全数发给);扣发(截留全部或部分不发);扣压(截留搁置)
扣除
逐日将本钱扣去。--《卖油郎独占花魁》
又如:扣工资;扣分数;扣钱;扣抵(扣除抵偿);扣算(过分地算计)
用钮扣固定或合拢;。如:把衣服扣上;把皮带扣上
扣<名>
结
纽结丁香,掩过芙蓉扣。--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又如:系一个扣
带扣。如:鞋扣
钮扣。如:衣扣
通“筘”。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。如:丝丝入扣(比喻做得十分细腻)
扣〈量〉
用于捆扎成束的文件或帐折等物
劳佛便取出一扣三千银子往来的庄折。--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螺纹的一圈叫一扣。如:拧了三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