廷〈名〉
(形声。从廴,壬声。廴,建之旁。有引长之义。本义:朝廷)
同本义
廷,朝中也。--《说文》
虎兕争兮于廷中。--《楚辞·王逸·九思逢尤》
游汉廷公卿间。--《汉书·陆逵传》
相如廷叱之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廷见相如。
廷中皆大笑。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又如:廷臣(朝臣);廷吏(朝廷的官吏);廷推(明代用高级官吏,由大臣推荐,经皇帝批准后任用);廷魁(科举时廷试头名。即状元)
官署。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
刘邦为泗水亭长,廷中吏无所不狎侮。--《史记》
庭院;院子。通“庭”
子有廷内。--《诗·唐风·山有枢》
张武军于荧廷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
夫差使人立于廷。--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
门廷有事,期年而君不闻,此所谓远于万里也。--《管子·法法》
门廷车骑以千数。--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
听于廷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朝位;位置
奇从奇,正从正,奇与正,恒不同廷。--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
廷〈形〉
公正-
廷尉,秦官。--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。颜师古注:“廷,平也。治狱贵平,故以为号。”
稿<名>
(形声。从禾,高声。本义:禾秆)
禾秆,谷类植物的茎杆。也作“稾”
稾,秆也。--《说文》
民惊走持稾。--《汉书·五行志》
又出稾税。--《书·禹贡传》
茭稾。--《汉书·赵安国传》
今又盛寒,马无稿草。--《资治通鉴》
愿令民得入田,毋收稾稾为禽兽食。--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
(皋涂之山)有草焉,其状如稾茇,其叶如葵而赤黄,名曰无条,可以毒鼠。--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
又如:稿本(香草名。一年生,根可入药);稿茇(香草名。即稾本);稿稾(指点燃后供照明用的草、麻);稿荐(用稻草编成的垫褥);稿苗(枯槁的禾苗);稿人(稻草人)
诗文、图画等草底。亦指写成的文章、著作
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,屈原属草稿未定,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,屈原不与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文稿(文章、公文的草稿);稿副(底稿);稿案(公文案牍;亦作“文案师爷”。为主官管理文秘事务的慕僚);稿书(草稿、初稿)
箭杆'
特箭稾而茎立兮,独聆风于极危。--汉·马融《长笛赋》
又如:稿草(草稿。初写出的文稿);稿定(撰定文稿)
<形>
通“槁”。干枯
弃其本者,荣其稿矣。--《说苑·建本》
又如:稿芼(枯干的草茎)
指已刊行,但作者仍以为未周备,有待修订整理的书籍。如:中国史稿;稿定(指著作已经完成定案,即可付印)
样子;模样;
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,言谈举动,怎么就和当儿国公爷一个稿子。--《红楼梦》
稿〈动〉
叙说;论辈分。用同“搞”
该咱老爷儿们稿一稿咧!我且问你:你们认得不认得?--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
通“犒”。以酒肉等饮食慰劳x
稿人奄八人,女稿每奄二人。--《周礼·地官·叙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