衍<动>
(会意。从水,从行。本义:水流入海)
水循河道流汇于海
衍,水朝宗于海貌也。--《说文》
至今衍于四海。--《书大传》。注:“犹溢也。”
水直衍。--《太玄·法》。注:“达也。”
溢出,水满而出
东注太湖,衍溢陂池。--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
在中也。--《易·需》。虞注:“流也。”
又如:衍溢(水满溢);衍涝(谓雨水满溢)
散开
衍溢漂疾。--汉·枚乘《七发》
分布
千乘方毂,万骑骈罗,衍陈于岐、梁,东横乎大河。--《后汉书》
通“演”。推演;演述
大衍之数五十。--《易·系辞上》
又如:衍说(讲说);衍声(谓文字从声音上演变);衍形(谓文字从形体上演变);衍算(推算数字);衍忒(推算过失)
扩展,扩充x
丘明衍传,迁、固承流,史书始粲然大备。--章炳麟语
又如:衍文义书(借题发挥的文章);衍功(谓广建功业);衍食(扩大食邑)
动植物孳生繁茂
荐草多衍,则六畜易繁也。--《管子》
通“延”(艹??))绵延
二曰衍祭。--《周礼·春官·大祝》。郑注:“衍,当为延。”
无迁无衍,命乃长久。--《管子·白心》
又如:衍曼(绵延不绝貌);衍嗣(绵延,继续);衍庆(绵延吉庆)
衍<形>
以盛、多、过多、多余为特点的;
国富人衍。--杜笃《论都赋》
又如:衍文(因抄刊古书而误增的字);衍溢;衍辞(多余的辞藻);衍句(因缮写、刻版、排牍等错误而多出的句子);衍字(因缮写、刻版、排版等错误而多出的字);衍误(增衍和讹误)
丰富的,种类多、数量大的
仁人绌约,暴人衍矣。--《荀子》
富足的
修文则财衍,行武则士要。--《后汉书》
多余
岁衍百余万缗,淮俗若之。--宋之莹《玉壶诗话》
衍<名>
山坡。山顶和山脚之间的部分
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,其口止于鄜衍。--《史记·封禅书》
一片软湿的土地;沼泽
巡陆夷之曲衍隙兮。--《楚辞
低而平坦之地
民之有口…犹其原湿衍活也,衣食于是乎生。--《国语》
翘<名>
(形声。从羽,尧声。羽,鸟毛。本义:鸟尾上的长羽)
同本义
翘,尾长毛也。--《说文》
斑尾扬翘。--潘岳《射雉赋》
砥室翠翘,挂曲琼些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又如:翠翘(用翠鸟尾羽做的拂尘用具);翘英(华丽的尾羽)
鸟尾'
摇翘奋羽,驰风骋雨,游无穷兮。--刘向《九叹》
泛指动物的尾部
翘<动>
抬起
翘思慕远人。--曹植《杂诗》
翘然矜鸣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翘心(悬念;一心向往);翘思(翘首而思念,悬念);翘遥(轻举的样子);翘关(扛举城门的门闸。形容力气大。唐代列为武举举重的科目)
启发。如:翘勤(奋发勤勉)
揭露x
粗而翘之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。疏:“起发也。”
又如:翘过(举发别人过失)
翘<形>
才能出众。如:翘彦(才智出众的人);翘特(特出,超群)
高;危;
翘翘错薪。--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
予室翘翘。--《诗·豳风·鸱鴞》
翘材
人中之龙凤,多比喻才能出众的人
翘楚
比喻杰出的人才或事物
刘炫于数君之内,实为翘楚。--孔颖达《春秋正义序》
医中翘楚
翘棱
板状物因由湿变干而弯曲不平
翘盼
企盼,形容盼望殷切
翘盼捷音
翘企
翘头踮足,形容盼望急切的样子
翘曲
平面弯曲或折叠,借喻发生曲解或偏向
木板由于日晒雨淋而翘曲了
翘首
'抬头
拥替国门,翘首不尽。--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
翘望
∶抬头远望
翘望天边
∶热切盼望
翘望官人归
翘足
踮着脚,形容盼望殷切的样子
翘足而立
翘足而待
'一抬脚的工夫就会到来。极言时间短
澌亡可翘足而待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翘足引领
x把脚踮起,把颈伸长,形容殷切盼望的样子
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--三国魏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
翘<动>
口∶一头向上仰起;
翘足而陆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。谓举足也。
翘尾而走。--《淮南子·脩务》
男子的胡须多翘上。--鲁迅《坟·说胡须》
又如:翘胡子;当他踏上这块板时,板翘了起来
翘板
一种活动器械,木板中部用东西固定,两头可上下起落,多供儿童游戏玩耍。也叫“翘翘板”、“压板”
翘辫子
谑语,即死。清代男人也梳辫子,刽子手杀人时要把辫子提起,翘辫子也就成为杀头的同义词,后来借指死亡
翘尾巴
比喻骄傲或自鸣得意
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爱翘尾巴
翘足而待
x翘足:抬起脚跟。抬起足跟即可等到。谓时间很短就会实现
大臣内叛,诸侯外反,亡,可翘足而待也。--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
翘足引领
形容热切盼望
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--三国魏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
亦作“翘首引领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