竖<动>
竖,竖立也。--《说文》
竖,立也。--《广雅》
槐树自拔倒竖。--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
(佛印)卧右膝,诎右臂支船,而竖其左膝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,初竖执之,不可入。--三国魏·邯郸淳《笑林·长竿入城》
又如:竖柜(一种直立的较高的柜子,前面开门,有的装有隔板或若干抽屉,多用来存放衣物等);竖一个目标来向它射击
竖<形>
纵。与“横”相反;
緅色斜临,霞文横竖。--南朝·梁简文帝《明月山铭》
又如:竖井
短小。如:竖褐(贫民所穿的短窄粗衣)
竖<名>
童仆
杨子之邻人亡羊,既率其党,又请杨子之竖追之。--《列子·说符》
又如:竖人(童仆)
宫中供役使的小臣
晋侯之竖头须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又如:竖臣(小臣);竖宦(宦官)
书法的直笔画,从上一直向下
努者,中心竖画也。--张绅《法书通释》
又如:王字是三横一竖
童子,未成年的人。如:竖子(小子。含贬义);竖儿(小人)
古时对人的蔑称、贱称
骂曰:“竖儒,几败而公事!”--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
又如:竖夫(低贱的人);竖儒(对知识分子的鄙称;没见识的儒生);竖褐(古代童仆或穷人所穿的粗布短衣)
对宦官的蔑称
阉竖恐终为其患。--范晔《后汉书》
姓
贤<形>
(形声。从贝,与财富有关。本义:多财)
有德行;多才能;
贤,多才也。--《说文》
以财分人之谓贤。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
相如既归,赵王以为贤大夫。--《史记》
闲贤臣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贤声远达(好的名声远扬四处);贤歌(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);贤才(德才并美之人);时贤(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)
对人的敬称;
凡与人言……自叔父母以下,则加“贤”字。--《颜氏家训》
分明是如贤所教,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,不谙其他生活。--《新编五代史评话》
又如:贤宰(知县);贤乔梓(尊称人家父子);贤竹林(魏晋间“竹林七贤”。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);贤弟;贤甥
良,美善;
东家有贤女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多闻其贤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非不贤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:贤否(好的与坏的);贤妻(贤淑的妻子);贤慧(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)
艰难;劳苦
大夫不均,我从事独贤。--《诗·小雅·北山》
贤<名>
有才德的人;人才;
三曰进贤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:“有善行也。”
思贤如渴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唐贤今人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尊贤而重士(贤,形容词作名词用,贤人)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思贤如渴。--《三国志》
又如:贤圣(圣贤);前贤(有才德的前辈);先贤(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);圣贤(圣人和贤人)
人的贤能;
其贤不及孔子。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贤<动>
胜过,超过
师不必贤于弟子。--韩愈《师说》
贤于长安君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贤于己者。--清·刘开《问说》
尊重;崇尚
子夏说:“贤贤易色”。--《老残游记》
又如:贤贤易色(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