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<名>
(指事。金文字形。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。“止”上加三个圆点,表三十年;止,到此为止。本义:三十年)
同本义
世,三十年为一世。--《说文》
如有王者,必世而后仁。--《论语·子路》
父子相继为世。一代(古礼规定,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,产生新一代)
父子相代为一世。--《字汇》
世室世世不毁也。--《公羊传·文公十三年》
世相朝也。--《周礼·大行人》
昔我先王世后稷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有蒋氏者,专其利三世矣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又如:世功(累代的功绩);世世(代代);世治(世世代代地统治);世济(世代继承);世卿(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);世职(父子相袭的官职);世爵(世代继承爵位);世谱(世系家谱);世将(世代为将);祖传世医
一生;一辈子;
负刍必以魏,殁世事秦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:“身也。”
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,为天下也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又如:今生今世;尘世;来世;出世;入世;永世不忘
人世,世间;世界
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--唐·韩愈《马说》
虽才高于世,而无骄尚之情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。--明·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
又如:一世之雄;举世闻名;世故;世尊(佛祖。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);世涂(光天化日之下;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);世界路上(人世交际场中);世外桃源
时代;朝代;;
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近世;治世;浊世;盛世;乱世;先世;世屯(时世艰难);世务(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)
岁;年
志国三世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世之有饥穰,天之行也。--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世远事乖(年代久远,事情不顺)
地质年代的划分,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。如:古新世
世俗
龙德而隐者也,不易乎世。--《易·乾》
后嗣;后人
卫瑞木叔者,子贡之世也。--《列子·杨朱》
又如:后世;官人以世(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)
家世
陵不引决,忝世灭姓。--《汉书》
世族
以族论罪,以世举贵,虽欲无乱,得乎哉?--《荀子·君子》
又如:世家子弟(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);世家军籍(世代都是军人);世胄(贵族后裔;泛指门第高、世代做官的人家)
姓
世<形>
有世交关系,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
世先生同在桑梓,一向有失亲近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世先生(对世交的尊称);世侄;世台(对世交晚辈的尊称);世伯(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);世叔(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);世翁(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)
指嫡长
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。--《尔雅》
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。故世子亦曰大子。--《释名》
卫世叔仪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
通“太”。大的
滀乎进我色也,与乎止我德也;厉乎其似世乎!--《庄子·大宗师》
又如:世利(大大有利于)
世<副>
既然,已经
小子世来你家,大姐不要说闲话。--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
从来;终归
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。--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永远;;
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,度你到西方…,世脱下皮囊。--元·李寿卿《度翠柳》
中<名>
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中象旗杆,上下有旌旗和飘带,旗杆正中竖立。本义:中心;当中,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)
同本义
中,和也。--《说文》
中离维纲。--《仪礼·大射仪》
与太史数射中。--《周礼·射人》
持弓矢审固,然后可以言中。故盛算之器即曰中。--《礼记·射义》
古者天子地方千里,中之而为都。--《新书·属远》
中有都柱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天门中断。--唐·李白《望天门山》
中通外直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中轩敝者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
中山峨冠而多髯者。
又如:人中(人嘴上唇当中处);华中;中浣(农历每月中旬);中土(中原地区。古以冀州为中土,汉以来以河南为中土;中国);中天(天空的中央);中夕(夜半);中色(中央之色,即黄色);中甸(京都);中江(江流的中央);中非(指非洲中部地区)
内,里面。与“外”相对;;;
五帝之中无传政。--《荀子·非相》
儒有衣冠中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
皮树中、闾中、虎中、兕中、鹿中,是也。--《礼记·乡射礼记》
以益中外之累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中有鲁人冯三保者、精技击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事变中起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心中(心里);内中(里头);家中;水中;队伍中;中水(水中);中垢(尘垢之中)
半;中途;半中腰
夜中,星殒如雨。--《春秋》
又如:中缀(中途停止);中夕(半夜);中分(从中间分开);中半(对半);中白(半白);中判(对半分开);中阪(半山坡);中夜舞(夜半起舞)
方位名。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,中间;居中;
晋太元中,武陵人捕鱼为业。--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又如:中门(内、外门之间的门);中阵(中陈、居中的阵地、营垒,一般为主帅所在地);中部(居中的部分);中处(适中的处所);中殿(居中的宫殿)
指宫禁之内。亦借指朝廷
赵高用事于中。--《史记》
公来自中,天子所倚。--唐·韩愈《祭董相公文》
又如:中涓(皇帝亲近的侍从官);中侍(宫中的侍从官);中使(宫中派出的使者);中尚方(古代官署名。掌宫内营选杂作);中秘书(宫廷藏书);中书(皇宫中的藏书)
内心
忧从中来。--曹操《短歌行》
又如:中顾(内心顾念);中私(内心的感情);中函(藏蓄于内心)
中国的简称。如:洋为中用;中美关系
中国的本地人、居民或其后代。如:中外皆宜
内脏
五中所主,何藏最贵。--《素问》
中介人-
中央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中见(见证人)
姓
中<形>
中等;
受中赏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中家以上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中才(中等才能);中则(中等。指田赋);中知(中等的才智);中币(中等品级的货币);中川(中等的河流);中平(中等,平常);中甲(金代科举考试成绩中等者);中兄(才德一般的兄长)
方∶成,行,好
正要与姐姐、姐夫商量了,往府里讨去,可是中么?--《二刻拍案惊奇》
又如:中不中
容易
我是薛家丫头,狄家媳妇,我的钱不中骗。--《醒世姻缘传》
合适,适当;
是秦之计中,齐燕之计过矣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
余观君疏于世故,而谋国无不中。--宋·叶适《袁声史墓志铭》
不偏不倚,正
头颈必中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
衣冠不中,不敢以入朝。--《晏子春秋》
通“忠”。忠诚
难进而尽中。--《孝经·圣治》
中和,祗庸孝友。--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
中不上达。--《荀子·成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