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<名>
(形声。从言,寺声。本义:诗歌)
同本义;;
诗言志,歌永言。--《书·舜典》
诗,志也。--《说文》
诗所以合意,歌所以咏诗也。--《国语·鲁语》
教六师,曰风,曰赋,曰比,曰典,曰雅,曰颂。--《周礼·大师》。毛诗序,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
临清流而赋诗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又如:诗筒(装诗稿的竹筒);诗瓢(放诗稿的瓢勺);诗友(以诗词唱和的朋友);诗虎(作成诗句的灯谜);诗流(诗的流别系统);诗案(因诗获罪的案件);诗眼(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一个字);诗债(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);诗传(诗集);诗狱(因诗篇的内容为言官所检举而引发的文字狱)
指《诗经》。在古语中凡称“诗曰”、“诗云”都是指《诗经》
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--《论语·为政》
诗云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坐大厦之下而诵《诗》《书》,无奔走之劳矣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诗什(《诗经》以十篇为一单位,编为一卷,因乃名为一什);诗序(《诗经》的序);诗教(《诗经》的教化功能);诗传(《诗经》的注解)
诗人。如:诗公(对诗人的尊称);诗手(诗人);诗侣(诗友);诗囚(指苦吟诗人。因其诗境艰涩困苦,如被囚禁一般);诗奴(轻视下乘的诗家。好作诗或绝无佳篇);诗宗(对诗人的敬称词);诗翁(负有盛名而年岁已高的诗人);诗圣(有极高成就的诗人)
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。如:诗景(优美的景色);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
诗<动>
诵诗;作诗;赋诗歌颂
能造者其必诗,敢往者无不赋。--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
又如:诗功(作诗的功力);诗酒(做诗与饮酒);诗道(作诗的规律、主张和方法);诗牌(用以题诗的木板);诗怀(做诗怀念)
翘<名>
(形声。从羽,尧声。羽,鸟毛。本义:鸟尾上的长羽)
同本义
翘,尾长毛也。--《说文》
斑尾扬翘。--潘岳《射雉赋》
砥室翠翘,挂曲琼些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又如:翠翘(用翠鸟尾羽做的拂尘用具);翘英(华丽的尾羽)
鸟尾'
摇翘奋羽,驰风骋雨,游无穷兮。--刘向《九叹》
泛指动物的尾部
翘<动>
抬起
翘思慕远人。--曹植《杂诗》
翘然矜鸣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翘心(悬念;一心向往);翘思(翘首而思念,悬念);翘遥(轻举的样子);翘关(扛举城门的门闸。形容力气大。唐代列为武举举重的科目)
启发。如:翘勤(奋发勤勉)
揭露x
粗而翘之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。疏:“起发也。”
又如:翘过(举发别人过失)
翘<形>
才能出众。如:翘彦(才智出众的人);翘特(特出,超群)
高;危;
翘翘错薪。--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
予室翘翘。--《诗·豳风·鸱鴞》
翘材
人中之龙凤,多比喻才能出众的人
翘楚
比喻杰出的人才或事物
刘炫于数君之内,实为翘楚。--孔颖达《春秋正义序》
医中翘楚
翘棱
板状物因由湿变干而弯曲不平
翘盼
企盼,形容盼望殷切
翘盼捷音
翘企
翘头踮足,形容盼望急切的样子
翘曲
平面弯曲或折叠,借喻发生曲解或偏向
木板由于日晒雨淋而翘曲了
翘首
'抬头
拥替国门,翘首不尽。--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
翘望
∶抬头远望
翘望天边
∶热切盼望
翘望官人归
翘足
踮着脚,形容盼望殷切的样子
翘足而立
翘足而待
'一抬脚的工夫就会到来。极言时间短
澌亡可翘足而待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翘足引领
x把脚踮起,把颈伸长,形容殷切盼望的样子
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--三国魏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
翘<动>
口∶一头向上仰起;
翘足而陆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。谓举足也。
翘尾而走。--《淮南子·脩务》
男子的胡须多翘上。--鲁迅《坟·说胡须》
又如:翘胡子;当他踏上这块板时,板翘了起来
翘板
一种活动器械,木板中部用东西固定,两头可上下起落,多供儿童游戏玩耍。也叫“翘翘板”、“压板”
翘辫子
谑语,即死。清代男人也梳辫子,刽子手杀人时要把辫子提起,翘辫子也就成为杀头的同义词,后来借指死亡
翘尾巴
比喻骄傲或自鸣得意
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爱翘尾巴
翘足而待
x翘足:抬起脚跟。抬起足跟即可等到。谓时间很短就会实现
大臣内叛,诸侯外反,亡,可翘足而待也。--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
翘足引领
形容热切盼望
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--三国魏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
亦作“翘首引领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