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〈名〉
(形声。本义: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。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)
同本义
奥,宛也。室之西南隅。--《说文》
燔柴于奥。--《礼记·礼器》
西南隅谓之奥。--《尔雅》
司宫筵于奥。--《仪礼·少牢礼》
设于奥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
经堂入奥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又如:奥阼(室之西南隅,为尊者、主人之位)
泛指室内深处
室无奥阼。--《仲尼燕居》
无能老蝙蝠,乘夜出堂奥。--张耒《夏日杂感》
又如:堂奥
宫廷内机密的地方
出入往来禁奥。--《三国志·董昭传》
又如:奥主(国内之主。比喻国君。奥有深居内室之意)
奥〈形〉
深
野无奥草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深也。”
结根坚且奥。--陆机《塘上行》
又如:奥处(深居);奥室(内室;深宅);奥祉(深厚的福祉)
深奥,精深不易理解;
雅诰奥义。--《书·序》。释文:“深也。”
遂与对榻讲论经奥义。--脱脱等《宋史》
抑之欲其奥。--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
水亭陋室,曲有奥趣。--柳宗元《永州龙兴寺东丘记》
皆曲有奥思。--李格非《洛阳名园记》
又如:奥说(奥妙的学说);奥深(高深不易理解)
姓
奥〈名〉
奥地利的简称
物奥斯特的简称
奥林匹克的简称。如:奥运会
姓
京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筑起的高丘形,上为耸起的尖端。本义:人工筑起的高土堆)
同本义
京,人所为绝京丘也。--《说文》
辨京陵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
筑重京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
为京邱若山陵。--《吕氏春秋·禁塞》
乃觏于京。--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
于堑里筑京,皆高五六丈。--《三国志·公孙瓒传》
又如:筑京(堆土为小山);京丘(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。即京观);京观(古代战争中,胜者为了炫耀武功,收集敌人尸首,封土而成的高冢);京冢(京观)。泛指高大的山丘
望楚与堂,景山与京。--《诗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
又如:京峙(高丘);京陵(高丘大阜)
方形大谷仓。如:京坻(谷米堆积如山。形容丰收);京囷(粮仓);京运(指运往京仓的粮食);京储(京仓的储备粮食)
国都
念彼京师。--《诗·曹风·下泉》
辞帝京。--白居易《琵琶行》
迁我京职。--明·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京中有善口技者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至京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君之始入京也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京吏(京师各衙门的都吏。别于外吏而言);京圻(京都);京府(京畿。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;国都所在地);京仓(京师储粮的地方)
京族
通“鲸”
乘钜鳞,骑京鱼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
又如:京鱼(鲸鱼)
古代数目名十兆为京,一说万万兆为京。古代数位序列是:万、亿、兆、京。十兆为京,
京垓岁之中。--英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又如:京垓(古代以十兆为京,十京为垓。极言众多)
春秋时邑名,汉置京县。故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二十余里
南京。明太祖建都于此,故《儒林外史》仍沿习称京。如:京江(扬子江的别称)
今特指北京。如:京调(戏曲腔调名。清代自乾、嘉以后昆曲渐衰,地方戏中的皮黄兴起,流传于湖北一带称汉剧,于安徽一带称徽调。乾隆末期徽调传至北京,并采其他戏曲之长处,成为京调,使当时流行的昆曲、戈阳腔、梆子等均相形失色);京报(清代由北京报房商人出版发行的邸报,登载朝政文书和有关政治动态);京八寸(过去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长约八寸的烟袋)
姓
京<形>
大,盛
京,大也。燕之北鄙,东楚之郊,或谓之京。--《方言一》
京,大也。--《尔雅》
裸将于京。--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
曰嫔于京。--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
莫之与京。--《左传·庄公二十二年》
京邑翼翼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
发京仓。
京师者何?天子之居也。京者何?大也。--《公羊传·桓公九年》。朱骏声曰:“京大师众也。”
又如:京鞋(华美而样式新颖的鞋);京仓(大粮仓。朱骏声曰:“京大师众也”);京庾(大粮仓);京枣(大枣)
悲痛的
忧心京京。--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