胜<动>
(形声。从力,朕声。本义:胜任,禁得起)
同本义
胜,任也。--《说文》
胜,克也。--《尔雅》
莫之胜说。--《易·遯》。虞注:“能也。”
武王靡不胜。--《诗·商颂·烈祖》。传:“任也。”
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。--《管子·入国》。注:“堪也。”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--唐·杜甫《春望》
言讫,歔欷流涕,悲不自胜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又如:不胜其苦(苦得受不住);胜任愉快(有能力承担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务);胜兵(能充当士兵参战的人)
战胜,打败
胜殷遏刘。--《诗·周颂·武》
胜,克也。--《尔雅》
其势弱于秦,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以守则固,以战则胜。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以弱胜强,以少胜多
胜过;超过;
日出江花胜红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--唐·白居易《忆江南》
少年胜于欧洲,则国胜于欧洲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又如:胜常(超过平常);胜却(胜过)(略胜一筹)
一说通“称”。相当;相称
为礼而不终,耻也;中不胜貌,耻也。--《国语·晋语四》
调乃三体相胜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注
克制;制服x;;
凡令之行也,必待近者胜也。--《管子》
又如:胜残(遏制残暴的人)
通“升”。上升
卿当日胜贵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胜<名>
特指名胜古迹
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,旧时栏楯亦遂增胜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三面临江,倒影水中,亦占一山之胜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又如:胜迹
通“升”。容积单位
县前已窖八千斛,率以一胜完一亩。--宋·苏轼《次韵章传道喜雨》
古代妇女首饰
胜里金花巧耐寒。--杜甫《人日》
又如:蓬发戴胜
姓<形>
胜利
是故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又如:胜负兵家之常(胜利或失败是作战的人常碰到的事);胜期,胜日(胜利之日)
非常美好;美妙
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四顾奇峰错列,众壑纵横,真黄山绝胜处!--明·徐宏祖《游黄山记》
又如:胜异(奇妙出众);胜绝(绝妙);胜妙(佳妙);胜情,胜致(高雅的情趣);胜否(善恶);胜侣(良伴);胜语(出众的言语,警句);胜谈(高明的言论);胜处;胜气(不平凡的气质、气度);胜士(佳士,才识过人的人士);胜致(优美的景致);胜事(美好的事情)
胜<副>
尽;完x;
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何可胜道也哉!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科〈名〉
(会意。从禾,从斗。“斗”的意思是“量”。合起来指衡量、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。本义:品类,等级)
同本义
科,程也。--《说文》
为力不同科。--《论语·八佾》
与此同科。--《论衡·幸偶》
君歌且休听我歌,我歌今与君殊科。--韩愈《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》
又如:科品(种类;等级);科荣(科第荣华);科爵(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)
法令;刑律
三仪同科。--《太玄·玄离》。注:“法也。”
从水之科满。--《太玄·从》。注:“法也。”
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科防互设(条律禁令交相设置);科文(法令条文);科令(法令;律条);科戒(修道的戒律、法规)
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x
设程试之科,重金爵之赏。--韦昭《博奕论》
又如:科分(科举中式之年份);科甲出身(由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);科法(科举取士之法);科贡(泛指科举)
条款;段落
科条既备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又如:科段(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);科条(科目,项目;条例;谓分类整理成条款、纲目)
法式;规制;。如:科式(法式。指宗教仪式);科制(制度;程式)
课程或业务的分类。如:文科;工科;理科;科本(课本,教科书)
官署或机关中按工作性质分设的部门;。如:科研所(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);科业(指行业中的某一部门);科道(指科道两衙门)
指科斗文字。我国古代字体之一。以其笔划头圆大、尾细长、状似蝌蚪而得名。如:科斗文(科斗文字);科斗字(科斗文字);科斗书(科斗文字);科斗籍(古文经籍)
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
鼓三通,锣三下科。--《窦娥冤》
又如:打科;笑科
草丛。如:科生(丛生);科藤(藤的一种。可以作杖、编席、制绳索)
通“窠”。坎;坑
其于木也,为科上槁。--《易·说卦》
水盈科而后进。--《孟子·离娄下》
又如:科子(坑子);科臼(窠臼);科雉(刚出窠之雉;幼雉)
科〈动〉
审理狱讼;判刑。如:科罪(判处罪刑,依律断罪);科半(指依刑律减半判罪);科决(审理判决);科案(审理查究案件)
考较;查核。如:科计(估量;计算);科校(稽核);科问(查问)
课税,征税
假此科敛丁口。--《聊斋志异》
又如:科派(摊派);科差(向官府缴纳的捐税和承担的差役);科敛(聚敛,收取财物)
谓参加科举考试x。如:科甲(旧时指科举);科进(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);科诏(指关于科举的诏令)
修剪枝蔓;芟除芜秽。如:科柏(修剪柏树。祭扫灵墓);科斧(蚕桑工具之一种。用以砍除桑树繁枝)
科〈形〉
空虚
其于木也,为科上槁。--《易·说卦》。孔颖达疏:“科,空也。阴在内为空。木即空中者,上必枯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