绳<名>
(形声。从糸,蝇省声。本义:绳子)
同本义;;
绳,索也。--《说文》
大者谓之索,小者谓之绳。--《小尔雅》
巽为绳直。--《易·说卦》
作结绳而为网罟。--《易·系辞传》
言纶之绳。--《诗·小雅·采绿》
民结绳而用之。--《庄子·胠箧》
病者困剧…若见鬼把椎锁绳纆,立守其旁。--汉·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
绿碧青丝绳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绳床(交床;交椅);绳缢跌扑(用绳子吊死,跌倒摔死);绳文(文字未创造以前,结绳代替文字,称为绳文);绳桥(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);绳头(绳的一端);绳戏(即绳伎。走绳之杂戏);绳络(绳编的网状饰物);绳床瓦灶(以绳为床,以瓦为灶。比喻生活贫困)
墨线'
其绳则直。--《诗·大雅·緜》
孔子曰:“木受绳则直。”--《孔子家语》
故木受绳则直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南江则极清澈,合处如引绳,不相乱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又如:绳尺(指墨线和量尺。皆为匠人所用的工具)
准则;法度
王道有绳。--《商君书·开塞》
故智术能法之士用,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。--《韩非子·孤愤》
又如:绳尺(标准;法度);绳治(以法治罪);绳度(法度,准绳;悬度。以绳索相牵引而越度);绳直(犹准绳);绳规(犹法规);绳律(规矩格律)
水名
金沙江的古称
山东省的南阳水、北阳水
绳<动>
继承,通“承”;
绳其祖武。--《诗·大雅·下武》
又如:绳法(继承效法);绳祖(继承祖先业迹)
衡量;
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。--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又如:绳尺(衡量);绳量(衡量)
纠正
故举兵绳之。--《孙膑兵法》
又如:绳愆(纠正过失);绳正(以墨线正曲直。引申为纠正错误);绳逐(纠正挑剔别人的过失而加以斥退);绳愆纠缪(纠正过失错误);绳劾(弹劾;纠正)
约束;制裁
绳之以法,断之以刑。--桓宽《盐铁论·大论》
又如:绳约(拘束,限制);绳之以法(以法律纠治不法之人。指犯罪者接受法律的制裁);绳束(约束;束缚);绳按(亦作“绳案”。约束制裁)
称赞
绳息妫以语楚子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四年》
绳<形>
直的;正的
洁白清廉中绳,愈穷愈荣。--《吕氏春秋》
亮〈形〉
(《说文》一说本作“倞”,后移“人”于“京”下,又变作“儿”,并省去“京”中一竖。本义:明亮)
同本义
亮,明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古人名亮者字明。”
如:诸葛亮,字孔明。
皎皎亮月。--《文选·嵇康·杂诗》
寸心若不亮。--谢灵运《初发·石首城诗》
且火德承尧,虽昧必亮。--《后汉书·苏竟传》。李贤注:“亮,明也。”
又如:亮钟(更楼上报天亮的钟声);亮隔(亮槅。有透光花格的窗户、门窗等);亮色(明亮的色彩);亮油油(形容光亮而润泽);亮闪(明亮);亮莹莹(形容光亮透明);亮藿藿(形容明光耀眼);亮灼灼(犹亮晶晶)
通“谅”。诚信;忠诚
孟子曰:君子不亮,恶乎执?--《孟子》
又如:亮直(诚实正直;诚实正直的人);亮节(清高的节操);亮怀(忠直、坦荡的胸怀)
响亮
其鸣高亮。--《诗·小雅·鹤鸣》
又如:亮溜(指声音嘹亮溜圆);亮彻(指声音响亮清脆);亮节(高亢之声)
明白,清楚;;
即蒙亮许,当赐矜擢。--《宋书·王僧达传》
又如:亮拔(明达章理、才能出众);亮许(明察允许);亮察(明鉴);亮照(亮察)
亮〈动〉
辅佐
亮,佐也。--《小尔雅》
惟时亮天工。--《虞书》
亮彼武王。--《韩诗·大明》。按,如影之附形,合而相助也。
又如:亮工(辅佐天子以立天下之功);亮采(辅佐政事);亮弼(辅佐)
相信;信任
亮,信也。--《尔雅》
亮采惠畴。--《虞书》
亮采有邦。--《书·皋谟》
又如:亮贤(相信贤才);亮天地(敬信天地)
显示;显露
乃或亮闇。--《书·无逸》。按,恶室也。
又如:亮台(旧称戏班组成后的首次演出);亮盒子摇(犹“打开天窗说亮话”。盒子,指赌博时押宝的宝盒)
发光。如:电灯亮了
谅解;原谅;;
母也天只,不亮人只。--《诗·鄘风·柏舟》
把…拿出来供检查。如:他把工作证亮了一下就进去了
讲清楚、解释。如:亮观点
亮〈名〉
亮儿;灯火。如:屋里一点亮儿也没有;拿个亮来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