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<动>
放在一边;丢开;
捨,释也。从手,舍声。--《说文》
捨,置也。--《广雅》
舍车而徒。--《易·贲》
又如:舍手(放开手;放下手);舍置(丢开);舍脸(沉下脸)
放弃;舍弃;
万物捨此而求生。--《老子》注经传多以舍为之
不如舍。--《易·屯》
舍命不渝。--《诗·郑风·羔裘》
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--《论语·子罕》
求则得之,舍者失之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管仲之取舍,非周公旦未可知也。--《韩非子·难二》
而操舍鞍马,仗舟楫,与吴越争衡。--《资治通鉴》
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又如:舍己成人(牺牲自己利益,成全别人);舍却(抛开);舍实求虚(放弃实在的东西,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在);舍拼(舍弃;不顾一切干);舍筏(舍弃渡人的船筏);舍业(放弃学业;舍弃产业);舍己芸人(舍弃自己的田地,去耕耘别人的田地。比喻荒废自己本分内的工作而替他人做事)
废止、停止
耕者少舍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:“止也。”
舍我穑事。--《书·汤誓》。释文:“废也。”
舍药物可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。服注:“止也。”
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:舍业(停止学习)
布施,施舍
我听见人说,就是中相公时,也不是你的文章,还是宗师看见你老,不过意,舍与你的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舍个数(在神佛面前许个愿);舍贫(接济穷人);舍宅(施舍住宅作寺院);舍施(施舍)
通“赦”。免罪或免罚;释放
忧忘其身,内忘其亲,上忘其君,是刑法之所不舍也,圣王之所不畜也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
王贤其母,说其义,即舍田子罪。--《韩诗外传·卷九》
夫人请之,吾舍之也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又如:舍禁(解除封山泽的禁令);舍纵(宽赦,放纵);舍眼(睁眼;抬眼)
发,发射
不失其驰,舍矢如破。--《诗·小雅·车攻》
又如:舍拔(发箭);舍放(发射,放射)
舍〈名〉
(象形。小篆字形,上端象屋顶,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。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。本义:客舍)
同本义;
舍,市居曰舍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客店也。周礼之庐也,路室也,候馆也,皆是。
天子赐舍。--《仪礼·觐礼》。注:“犹致馆也。”
夫子休就舍。--《庄子·说剑》
子闻之也,舍馆定,然后求见长者乎?--《孟子·离娄上》
至舍,四支僵不能动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夜则以兵围所寓舍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又如:旅舍(旅馆);舍馆(住所;客舍);舍长(守护客馆的负责人)
房屋(住宅);;
将适舍。―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主人家也。”
舍之上舍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。注:“甲第也。”
神归其舍。--《鬼谷了·本经阴符》
舍南舍北皆春水。--《杜甫《客至》
荆人弗知,循表而夜涉,溺死者千有余人,军惊而怀都舍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:庐舍(简陋的房屋);茅舍(茅屋);舍园(宅内庭院);舍中(家中);宿舍;茅舍;牛舍;校舍;舍匿(用房子藏匿。即“窝藏”)
营寨;营房
于是徙舍而走平陵。--《孙膑兵法·擒庞涓》
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30
微楚之惠不及此,退三舍避之,所以报也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。杜预注:“一舍,三十里。”
公子;少爷;。如:舍人(公子;少爷)
舍〈代〉
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、年纪小的亲属
屈到舍下暂住,细细请教何如?--《长生殿·弹词》
又如:舍弟(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);舍妹(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);舍下(谦称自己的居室)
舍〈动〉
置;安置.
舍相如广成传舍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又如:舍匿(窝藏);舍藏(窝藏)
住宿
夫子出于山,舍于故人之家。--《庄子·山木》
又如:舍次(临时住宿);舍止(停驻,居留)
休息;止息;
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--《论语·子罕》
安排住宿
少间白至,乘骏马如龙,生另舍舍之。--《聊斋志异·白于玉》
宿营
凡师一宿为“舍”,再宿为“信”,过信为“次”。--《左传·庄公三年》
芳〈名〉
(形声。从艸,方声。本义:花草)
同本义
野芳发而幽香。--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又如:芳芷(香草名);芳苓(芳荃。香草名);芳草(香草)
香气;
芳,草香也。--《说文》
芳菲菲其弥章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。注:“香貌。”
兰芝以芳未尝见霜。--《淮南子·说林》
芳与泽其杂糅兮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兰有莠兮菊有芳。--汉武帝《秋风辞》
指春天。如:芳林(春日的树林);芳春(春天);芳信(春暖花开的讯息);芳草(春草,比喻忠贞贤德的人);芳岁(春天)
指女子。如:芳卿(对女子的爱称);芳尘(指女子的步履);芳魄(美人的魂魄)
比喻美名或美德
昭示来世,垂芳后昆。--汉·蔡邕《刘镇南碑》
又如:芳尘(比喻美好的名声或风气);芳风(美好的风尚和教化;亦指美誉)流芳百世
喻有贤德的人
腥臊并御,芳不得薄兮。--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又如:芳躅(前贤的遗迹);芳规(前贤的遗规);芳魂(志行高尚者的灵魂);芳迹(前贤的行迹)
通“房”。子房
穗钜而芳夺。--《吕氏春秋》
通“旁”(艰杮????)。侧,边
陕之芳七施,七七四十九尺,而至於泉。--《管子·地员》
芳〈形〉
香,气味美好;
芳草发狂。--《素问·腹中论》
和致芳些。--《楚辞·大招》
鼓芳风以扇游尘。--《谷梁传序》
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芳草萋萋鹦鹉洲。--唐·崔颢《黄鹤楼》
又如:芳兰竟体(通体芳香。比喻举止闲雅,超凡脱俗);芳芽(香茗);芳旨(香美之味);芳苾(芬芳);芳茗(香茶)
美好
其志洁,故其称物芳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曾经学舞度芳年。--卢照邻《长安古意》
又如:流芳百世;芳序(良辰,美好的时光);芳誉(好名声);芳风(雅正的音乐;美好的文章)
对人的敬称,美称
原来今日也是姐姐的芳诞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芳范(对女性容貌的美称);芳魂(敬称别人的灵魂);芳札(敬称他人的书信。也称芳讯,芳翰);芳信(敬称他人的书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