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〈名〉
(会意。从刀,从衣。合起来表示: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。本义:起始,开端)
同本义;
初,始也。裁者衣之始也。--《说文》
初,舒也。--《广雅》。按,谓展帛以就裁。
初吉终乱。--《易·既济》
名曰初虑。--《易·书大传》
我生之初。--《诗·王风·兔爰》
初疾畏惊,见鬼之来。--《论衡·订鬼》
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--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又如:初岁(年初);初枯(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);初头(起初;开头);初化(变化之始);初末(始末)
本原
欲知学之力,贤愚同一初。--唐·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
姓
初〈形〉
表示次序居第一。如:初度(生日);初鼓(一更);初入芦苇(比喻初入仕途);初民(上古时代的百姓)
本,本来的。如:初愿;初志;初心(本意,最初的心意)
初〈副〉
往昔;当初,;
初,郑武公娶于申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初,鲁肃闻刘表卒,言于孙权。--《资治通鉴·赤壁之战》
表示时间、频率,相当于“才”、“刚刚”;
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--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。--李渔《芙蕖》
又如:初生(刚刚出生);初凉;初寒
全;本来就;
受教三日,初不奉行。--《后汉书》
初
前缀
加在“一”至“十”的前面,表示农历一个月前十天的次序
八月初一日,上召见袁世凯,特赏侍郎。--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三月初一;五月初五;七月初十
苟<名>
(形声。从艸,句声。本义:草名。又:菜名)同本义
苟,苟草也。--《说文》
苟贞夫。--《急就篇》。注“苟,草名也。”
苟<形>
随便,轻率;;
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又如:一丝不苟;不苟言笑;苟言(言谈轻率随便)
贪求。如:苟利(贪求不正当的利益);苟冒(贪求);苟欲(贪求;不正当的欲望);苟贪(贪求)
卑下。如:苟贱(卑鄙下贱);苟辞(诌媚之言)
苟<副>
姑且;暂且;
苟者,偷合之称。所以行为廉隅,不存德义,谓之苟且。--《匡谬正俗》。按,累呼曰苟且,单呼曰苟。
且苟而赋。--《国语·鲁语》
临财毋苟得。--《礼记·曲礼上》
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虽董之以严刑,振之以威怒,终苟免而不怀仁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又如:苟全性命(暂时保全性命);苟简(苟且简略);苟止(苟且行事;勉强停止);苟且行止(不正当的行为);苟容(苟且依附。指被权贵者所收容接纳);苟且因循(得过且过,不求进取);苟免(苟且免于损害)
苟<连>
若;如果;假使
苟富贵,无相忘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苟粟多而财有余,何为而不成?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苟或(假如;如果);苟能坚持,必将胜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