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<副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,
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又如: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事(不好的事情)
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…。如:不男不女;不明不白;不知不觉
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。如:不问而知;不寒而栗;不翼而飞
作为虚词,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。如:视而不见、听而不闻
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,前面常加“什么”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)。如:道理不道理,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
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
不以累臣衅鼓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又如:不客气,不客气;不谢,不谢
用在动词后,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x。如:我呆不下去了;吃不了;办不到
单用,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。如:他知道吧?不,他不知道;别提那件事。不,我要提
用在句末,构成问句。如:不知小何在家不?;奶奶说的对不?
<古>
同“否”
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。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与不?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不<助>
用来加强语气。如:好不吓人;不几(岂不是)
用来调整音节
徒御不惊,大庖不盈。--《诗·小雅》。毛传:“不惊,惊也;不盈,盈也。”
不<形>
通“丕”。大;
不显不承,无射于人斯。--《诗·周颂·清庙》
不有而丑天地,非天子之事也。--《管子·侈靡》
道其本,至也。至不至无。--《管子·心术》
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;“不是”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
错<动>
(形声。从金,昔声。本义:用金涂饰,镶嵌)
同本义,,.
错,金涂也。今所谓镀金。俗字作镀。--《说文》
金银要饰谓之错镂。--《通俗文》
鼎错日用而不足贵。--《淮南子·说山》
又如:错臂(用丹青画饰手臂)
互相磨擦
错,磨也。--《广雅》
错者所以治锯。--《列女传·仁智》
八卦相错。--《易·说卦》。虞注:“摩也。”
又如:错牙
杂x
错,杂也。--《小尔雅》
错综其数。--《易·系辞传》
交错以辩。--《仪礼·特牲礼》
车错毂兮短兵接。--《楚辞·国殇》
又如:错石(彩石,错杂叠积各种石头而成文彩);错列(错杂排列);错戾(错杂,交杂);错行(交替运行);错落(交错纷杂)
废弃
殷既错天命。--《书·微子序》
分开;岔开。如:错口儿(开口);错缝儿(微小的过失)
转动。如:错眼珠;错身
错<名>
琢玉用的粗磨石
锡贡磬错。--《书·禹贡》。孔传:“治玉石曰错。”
适于磨光或磨快刀具的石头;磨石
它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--《诗·小雅·鹤鸣》
锉刀。磋治骨角铜铁的工具。如:错刀(还作古钱币名。王莽时所铸)
错误;。如:错事(错误的事);错缪(谬误,差误。也作错谬);错见(失算);错上了坟(看错了人)
错<形>
杂乱;交错;
觥筹交错。--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而境界危恶,层见错出,非人世所堪。--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又如:错文(交错为文);错落(不一致);错合(交互配合)
坏的;差的。如:这件事办得还不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