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<名>
(形声。从邑,丰声。古文从之、从田,会意。与封字从之、从土同意。本义:古代诸侯的封国、国家)
同本义
邦,国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邦之言封也。古邦封通用。书序云:‘邦康叔,邦诸侯。’论语云:‘在邦域之中’。皆封字也。”
大宰之职,掌建邦之六典。--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
以佐王治邦国。--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。注:“大曰邦,小曰国,邦之所居亦曰国。”按,散文邦国亦通。
利用为依迁邦。--《易·益》
协和万邦。--《书·尧典》
以畜万邦。--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后非众罔与守邦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汉避高祖讳,多以国易之
且在邦域之中矣。--《论语·季氏》
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
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--《书·五子之歌》
及公子返晋邦、瘵兵伐郑,大破之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
又如:邦畿(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);邦家(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);邦国(诸侯的封国。大的叫邦,小的叫国,后泛指国家)
泛指国家;
姬汉旧邦,无取杂种。--南朝齐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(治)于家邦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唯求则非邦也与?--《论语·先进》
又如:邻邦;盟邦;邦典(国家的法令制度)
疆界,边界。如:邦墓(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)
国都,大城镇
逼迫迁旧邦,拥王以自疆。--《悲愤诗》
泛指地方
负海之邦,交趾之土,谓之南裔。--《博物志》
姓
邦<动>
封,分封
设五等,邦群后。--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皇<形>
(象形。金文,象灯火辉煌形。上面的三点,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;中间的部分象灯缸;下面的“土”是灯柱。“皇”即“煌”的古字。本义:灯火辉煌)
同本义
服其命服,朱芾斯皇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
騐皇者,煌煌也。--《书·帝命》
大
皇,大也。从自。自始也。始王者,三皇大君也。--《说文》
建用皇极。--《书·洪范》
上帝是皇。--《诗·周颂·执竞》
又如:皇祜(大福);皇业(大业;帝王的事业);皇道(大道);皇竹(大竹名)
美好
皇,美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一》
继序其皇之。--《诗·周颂·烈文》。传:“美也。”
皇以间之。--《诗·周颂·桓》
又如:皇土(美土);皇直(美好忠直);皇想(美好的怀念)
通“遑”。空闲的;有闲暇的
不皇出矣。--《诗·小雅·渐渐之石》
不皇朝矣。
不僭不滥,不敢怠皇,命以多福。--《左传·哀公五年》
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。--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
又如:皇宁(闲适;安闲);皇暇(空闲;闲暇)
通“惶”;
大臣皆皇惧而退。--宋·佚名《新编五代史平话》
又如:皇惧(恐慌害怕);皇遽(惊恐);皇骇(惊慌;恐惧);皇乱(惊慌失措)
黄白色
皇驳其马。--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
又如:皇驳(黄白色与赤白色)
皇<名>
指天
思皇多士。--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。传:“天也。”
皇霸。皇者天也。--《风俗通》
又如:皇命(天命);皇穹(犹皇天);皇门(天门);皇皇天帝(天)
指天神;
吉日兮辰良,穆将愉兮上皇。--《楚辞·九歌·东皇太一》
又如:皇天上帝(天帝,上帝);皇公(天帝);皇穹(指天帝);皇祗(天神与地神的并称)
君主,天子,皇帝
皇丈受天子之富贵。--元·佚名《武王伐纣平话》
又如:皇统(历代帝王相传的世系);皇丈(皇帝的岳父);皇极(帝王治世的准则);皇太孙(太子死,以太子的儿子为皇储,称为皇太孙)
旧时对封建王朝的尊称;。如:皇图(封建王朝的版图。亦指封建王朝);皇廷(朝廷);皇纲(朝廷的纲纪);皇维(朝廷的纲纪;王法)
对已去世的父母或祖父母的尊称。如:皇考(对亡父的尊称);皇姑(对丈夫亡母的尊称);皇祖(远祖,称高祖以上的祖先);皇舅(女子称丈夫的亡父);皇妣;皇祖考;皇祖妣
鸟名。凰的古字。传说中的雌凤x。如;皇鸟(传说中的雌凤);皇翼(凤凰的羽翼。借指笙管)
冠名。如:皇冠
对神明的敬称
伏羲、女娲、神农为三皇。--《春秋·元命苞》
又如:皇祗(地神);皇娲(指女娲氏);皇羲(指伏羲氏);皇娥(传说中古帝少昊的母亲)
姓
皇<动>
匡正
皇,正也。--《释言》
四国是皇。--《诗·豳风·破斧》
皇我万民。--《穆天子传》
通“迋”。往
先祖是皇。--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