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<名>
(会意。从我,从羊。“我”是兵器,又表仪仗;“羊”表祭牲。本义:正义;合宜的道德、行为或道理)
同本义;;
义固不杀人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义不杀少。
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引喻失义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度义而后动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燕赵之君,始有远略,能守其土,义不赂秦。(义,坚持正义。)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又如:丈义(主持正义);义断恩绝(恩情道义断绝);义不容辞(道义上不容推辞)
情谊;
违情义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无情无义;忘恩负义;义义合合(团结和睦);义让(为顾及情谊而相让);义友(结义或聚义的友辈);义兄弟(结义的兄弟);义气(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)
意义;意思
见义远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词义
理。如:义以成命(国家的法令,必以义理为依据,方能施行);义薄云天(义理高厚,直达云天。形容道义极为隆盛)
姓
义<形>
名义上的;;
隐士赵逸,来至京师,汝南王拜为义父。--《洛阳伽蓝记》
又如:义子(非亲生之子,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);义父(经拜认为父。非亲生之父,即干爹,假父)
与志愿者有关的;由志愿者组成的。如:义状(起义的状子);义军;义从(志愿的随从)
善;美
宣昭义问。--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
又如:义问(善声;美好的声誉);义荣(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);义心(常存节义的心境)
用于施舍、救济的;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。如:义庄(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,作为族产,以供祭祀办学、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);义田(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)
假的。如:义杖;义肢
准<动>
(准本为凖的俗字,现为凖的简化字。但在未简化前,准习用的意义,与凖字有别)
公文用语。始于唐·五代(1)表示允许,认可
乃于战所,准当时兵士,人种树一株,以旌武功。--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
又如:批准;照准;准如所请(2)引申为比照,作某类事物看待。如:准前例办理;准平原;准尉(3)表示依据、根据。如:准某部函
决定,必定。公文用语。如:准于某日起程
这准是使猛了劲,岔了气了。--《儿女英雄传》
折充;抵充;
连身上外盖衣服,脱下准了店钱。--《醒世恒言》
新旧钱暂兼行,新钱千准银一两,旧钱准七钱。--《清史稿》
我有心看上她,与我家做个媳妇,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;岂不两得其便。--《窦娥冤》
又如:准价(折价);可准(可以抵偿);准算(折算;抵帐)
准<形>
(形声。从水,隼声。本义:平,不倾斜)
同本义(取义于水平,侧重于平稳)
凖,平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亦俗作准。段玉裁注:“谓水之平也。天下莫平于水,水平谓之凖”
推而放诸东海而凖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。注:“犹平也。”
亦指其他物体的平
輈注则利凖,利凖则久,和则安。--《周礼·考工记》
又如:准望(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)
准确;;x。如:不知准不准;投篮准;打得准;猜得准;准成(准星;准确可靠);准当(准确恰当);那准不对;没准儿
轻重相当;均等
与天地准,故能弥纶天地之道。--《易·系辞》
幸少从女言,得厚息,略相准。--《聊斋志异》
准<名>
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
凖者,所以揆平取正也。--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
又如:准平(测量平面的仪器)
标准;法则;
礼者,节之凖也。--《荀子·致士》
又如:准式,准格(标准,准则);准限(标准)
箭靶,靶子。通“埻”
我有平肩舆,前途犹准的。--杜甫《郑典设自施州归》
又如:准的(箭靶;标准;准则);准执(箭靶);准鹄(即正鹄。箭靶。引申为目标);准式(标准;楷模);准格(犹言标准、规格)
鼻子
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,长揖山东隆准公。--李白《梁甫吟》
姓
准<动>
允许;批准;;。唐、宋以来公文上许可的批语,俗作“准”
乃于战所,准当时兵士,人种树一株,以旌武功。--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
我要放他,你又苦苦的不准。--《儿女英雄传》
又如:准查记录;准行(准许;许可);准奏(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)
料想;打算x。如:准拟(料想;打算);准承(料想;打算)
仿效,效法
始都乐寿,号金城宫,备百官,准开皇故事。--《新唐书》
又如:准遵(遵循;依照);准据(依据);准拟(遵循;模仿)
瞄准
修胫者使之跖钁,强脊者使之负土,眇者使之准,伛者使之涂,各有所宜。--《淮南子》
又如:准度(测量,衡量);准裁(衡量,裁定);准量(计量;估量)
测量,度量
轼始至颖,遣吏以水平准之,淮之涨水高于新沟几一丈。--《宋史》
揣测,揣度
仁君处位而不安,大夫隐道而不言,群臣准上意而怀当。--《淮南子》
按照,依照
若体规画圆,准方作矩,终为人之臣仆,乌尚得谓之诗哉。--《答章秀才论诗书》
又如:准式(依照准则或样式);准律(依照法律);准据(依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