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<动、名>
(会意。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。本义:笔直的站立)
同本义
立,侸也。--《说文》
君子以立不易方。--《易·恒》
哙遂入,披帷西乡立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持璧却立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立有间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卖油翁释担而立。--宋·欧阳修《归田来》
或立或卧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又如:挺立(直立);坐立不安;把电线杆立起来;肃立(恭敬庄严地站着);立托(依托);立容(站立时的仪态容表);立戟(卫士持戟侍立守卫);立谈(停立交谈)
耸立;树立;建立;竖起;
大石侧立千尺。--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乃立宗庙于薛。--《战国策》
且立石于基墓门。--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且人患志之不立,何忧令名之不彰雅。--《世说新》
又如:立事(建功立业);立方(立德);立言(指著书立说);立业(建树功烽);立勋(建立功勋);立石(树立碑石);立权(树立权威);立眉嗔目(竖眉瞪眼);立德(树立德业);立德立言(儒家认为,为了匡时济世,应树立圣人之德,宣谕圣人之言);立碑垂成(刻文于石碑留作规戒)
设置;设立;;;
故立君。--《吕氏春秋·荡兵》
商君佐之,内立法度。--贾谊《过秦论》
又如:立元(建立年号);立仗(设立仪仗);立本(建立根本;确立根基);立表下漏(设置日晷、漏刻以计时);立事(设置治事小臣);立制(建立制度)
制定;订立;;。如:立文书;立军令状;立券(订立契约);立格(订出标准)
确定;决定;;
人之立志。--清·澎端叔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人患志之不立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复立楚国之社稷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足以立事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又如:立限(确定期限);立计(决意;打算);立报(立志报效);立愿(立定意向);立语,立说(立论)
存在;生存x;
孤与老贼势不两立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立命(修身养性以立天命);立品(培养品德);立行(建德修行);立计(立业;谋生);立身(处世为人)
立身;立足;
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又如:立崖岸(做出高傲不凡、难以亲切的样子);立士(能自立的士人);立身(立足;安身);立行(行为举动);立脚(安身;立身)
登位,即位;
湣王立。--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
当立者乃公子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又
陈胜自立为将军。
又
陈涉乃立为王。
又如:立子(古代帝王或诸侯选立太子或世子);立君(确立君王);立政(确立为政之道);立朝(指帝王在位);立极(登帝位;秉国政)
扶立;确定某种地位;
三十日不还,则请立太子为王。--《史记》
又如:立人(扶持、造就人);立子(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);立王(所立的君王;在位的君王);立后(册立皇后);立朝(指在朝为官);立储(立为太子)
推荐。如:立主(竭力主张);立贤无方(推举贤人不以常法)
指出仕。如:立班(上朝时依品秩站立);立幕(管理文案的差役)
显现;。如:立挣(发怔;发呆);力睁(目瞪口呆)
停止;停留;。如:立车(停车);立定(站住)
通“莅”。临,到;
乃为坛场大水之上,而与王立之焉。--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
立事者贱者劳而贵者逸。--《淮南子·泰族》
通“粒”。进食
五种天不宜,其立后而手实。--《管子·地员》
<名>
通“位”。爵次、位次
代立不忘社稷。--《商君书·更法》
立〈副〉
立时;立刻
上大怒,立命斥出。--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指物作作诗立就。--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赵立奉璧来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又如:立定(马上,立即);立马造桥(立即兑现,不容拖延);立成(立刻完成);立便(立刻;立时)
放〈动〉
(形声。从攴,方声。本义:驱逐,流放)
同本义
放,逐也。--《说文》
见伯夷之放迹。--《楚辞·悲回风》
卿大夫外淫者放。--刘向《列女传》
放驩兜于崇山。--《虞书》
放弑其君则残之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
放其大夫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
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虽放流,眷顾楚国,系心怀王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
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?
又如:流放(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);放伐(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);放徒(放野。放逐于野);放远(远逐);放废(放逐罢黜);放迁(放逐)
舍弃;废置
放,弃也。--《小尔雅》
惟威惟虐,大放王命。--《书·康诰》
又如:放丢(扔,丢放);放绝(废弃);放蔑(废弃蔑视)
解除约束;释放;
昔毛宝放龟而得渡。--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休放往来人闲走。--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
又如:把俘虏放回去;放赦(宽赦;赦免);放脱(放走);放免(放赦。释放,赦免);放遣(释放;遣散);放释(释放)
免去;免除x
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,则放官收。--《韩非子·八经》
又如:放良(官府或主人放免奴婢脱籍,使之成平民);放官(免职);放退(免职,退职);放税(免税)
放纵,恣纵;
无使放悖。--《吕氏春秋·审分》
益增其放。--《绝交书》。注:“放荡。”
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己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放弛(放纵);放玩(纵情游玩);放傲(放纵自傲);放醉(纵情醉酒);放横(恣意蛮横);放浊(放纵邪行);放怀(纵意,放纵情怀)
做;干。如:放歹(干坏事,作恶);放短(做手脚);放线(做眼线;当坐探)
发放;
月钱放过了不曾?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放赏(发放赏钱);放高利贷;放官吏债(宋代富家将银钱放与候补京官使用,待京官得到实缺时,可得加倍利息)
搁置;放下;;
放,置也。--《广雅》
无放饭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隐居放言。--《论语》。包注:“置也。”
沉吟放拨插弦中,整顿衣裳起敛容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又如:放着(放置,搁置);放桌子(摆餐具);放顿(安放);放仗(放下兵器)
委任;外放(旧指京官调任外地)
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放缺(委任官职;做官)
从家畜圈栏或禁闭中释放出来
放牛于桃林之野。--《伪武成》
至则无可用,放之山下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且放白鹿山崖间,须行即骑访名山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又如:放牛;放羊拾柴(指老人娶妻,有意不加管束,冀能怀孕,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)
要求对方采取某种态度。如:放尊重些;放明白些
放映,放送。如:放电影;放幻灯片
扩展,加大;x。如:腰身放肥一点;裤腿再放一寸
使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或状态,不加处理。如:鲜肉不能放太久;这个问题得放几天再说
搁进去,加进去;。如:先给锅里放点水;汤里放点盐
为达到某种状态迅速控制速度、态度等',,.。如:汽车的速度放慢了;做事放谨慎点;放低声音
开放;。如:花开花放;心花怒放;百花齐放
舒展。如:放眉;放体
通“方”。并船
不放舟,不避风,则不可涉也。--《荀子·子道》
又如:落日放船好,轻风生浪迟
发射;放射;发出;
由屋顶放光入室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又如:有的放矢;放电;放光
点燃如:放爆竹;放焰火
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如:放寒假;放学
通“妨”。阻碍;
不利作土工之事,放农焉。--《管子·度地》
通“仿”
模拟;
宾之礼事,放上而动,咨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
有放而不致也。--《礼记·礼器》
心难而行易,好友同志,仕不择地。浊操伤行,世何效放?--《论衡·自纪》
又如:放物(模拟事物);放效(模拟仿效)
相似;
有人治道若相放,可不可,然不然。--《庄子·天地》
放〈副〉
通“方”。正当;
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。--《管子·小问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