莅<动>
(形声。从艸,位声。从立,隶声。本义:走到近处察看)
同本义
涖,视也。--《尔雅》
宿眂涤濯,莅玉鬯。--《周礼·春官》
治理;统治;管理;;
刁莅事三年。--《韩非子·十过》
楚庄王莅政三年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莅中国而抚四夷也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莅官(官员到任);莅会(到会);莅政(莅正。掌管政事);莅民(管理百姓)
来;到;;
方叔莅止,其车三千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
今年蒞淮海。--王禹偁《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》
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。--《庄子·在宥》
矜庄以莅之。--《荀子·非相》
以道莅天下,其鬼不神。--《老子》
吾子将莅之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
又如:莅止(来到);莅临(亲自到达。多指为政者或上级官吏的到来)
莅〈象〉
形容水声、风声的象声词。如:莅莅(形容流水声);莅飒(树木摆动的声音。形容行动迅速)
莅任
()官吏上任
莅事者
管政事的人,指地方官
余将苦于莅事者,更若役,复若赋,则何如?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九<数>
(指事。本义:数词。比八大一的基数)
同本义
古人造字以纪数,起于一,极于九,皆指事也。二三四为积画,余皆变化其体。--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乾玄用九,乃见天则。--《易·文言》传
九者,阳之数,道之纲纪也。--《楚辞·九辨》序
天道以九制。--《管子·五行》
又如:九伯(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。也写作“九百”);小九九(珠算的乘法口诀;方言中比喻算计);九九(算法名。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;九的自乘数);九地(九种土地)
第九
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。如:九连
《周易》以阳爻为九
初九,潜龙勿用。--《易·乾》
泛指多数,数量大
九设攻城之机变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墨子九距之。
九令诸侯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宏兹九德。--唐·魏征《魏郑公文集·谏太宗十思疏》
又如:九译(言语不通,多次辗转翻译);九华(繁多而色彩缤纷);九盘(形容道路的弯弯曲曲);九采(各诸侯国;各种色彩)。又指极数,凡数之指其极者,皆可称之为九,不必泥于实数。如:九幽(极遥远幽深的地方);九曲肠(喻无限忧思);九幽(极深暗的地方);九幽狱(最深的地狱)
<形>通“久”。时间长()
黄軦生乎九猷。--《庄子·至乐》。《释文》:九宜为久;久,老也。猷,虫名也。芸
食醯黄軦生乎九猷。--《列子·天瑞》
九<名>
九月
七、八、九三个月
时令名。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“九”-。如:今日进九;数九寒天;九尽寒尽。如:九九(自冬至次日起数,每九天为一九,共历八十一日,称为九九)
古国名。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
<动>
通“鸠”。纠合,聚集
九杂天下之川。--《庄子·天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