悦<形>
(形声。从心,说省声。本作“说”。本义:高兴,愉快)同本义;;
悦,犹说也,拭也,解脱也。若人心有郁结能解释之也。--《说文系传统论》
“说”、“悦”古今字
客见太子有悦色也。--枚乘《七发》
怒可以复喜,愠可以复悦。--《孙子》
桓侯又不悦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张飞等不悦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权大悦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悦心(愉悦心情);悦情(欢乐之情);悦笑(欢乐笑谑);悦喜(喜悦);悦畅(和畅,欢畅);悦乐(快乐);悦泽(光润悦目);心悦诚服
悦<动>
顺服,悦服,从心里佩服
悦,服也。--《尔雅·释诂》。义疏:“孟子所谓“中心悦而诚服”是也。”
理义之悦我心,犹刍豢之悦我口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又如:悦仁服德
喜,喜欢
士为知己者用,女为悦己者容。--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
悦亲戚之情话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又如;悦义(爱慕道义);悦慕(爱慕敬慕)
乐于。如:悦附(乐于归附);悦使(乐于效劳);悦随(乐于随从);悦谕(乐于接受);悦劝(乐地接受教化);悦赖(悦服信赖);悦伏(同悦服)
恺<形>
(形声。从心,豈声。本义:欢乐,和乐)
同本义;;
恺,乐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豈,愷实同一字。
中心物恺。--《庄子·天道》。又如:恺悌(和乐平易,平易近人。也作恺弟,岂弟);恺恻(和乐恻隐);恺豫(和乐)
明
夫不勤勤则前人不当,不恳恳则觉德不恺。--《文选·扬雄·剧秦美新》
恺<名>
假借为“凯”。军队胜利后所奏之乐
王师大献,则令奏恺乐。--《周礼·大司乐》。郑玄注:“恺乐,献功之乐。”
秋七月丙申,振旅,恺以入于晋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。杜预注:“恺。乐也。”
徐方一战收,振旅已奏恺。--张翥《后出军》
又如:恺歌(军队胜利归来所唱的歌);恺乐(战胜归来所奏的乐歌)
恺切
言辞诚恳真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