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<名>
(象形。象残肉日以晞之,与俎同意。本义:干肉)
同本义
昔,干肉也。--《说文》
假借为“昨。”从前;过去(与“今”相对);
二曰昔酒。--《周礼·酒正》。挚
昔之人无闻知。--《书·无逸》
自古在昔。--《诗·商颂·那》
昔者,圣王之作易也。--《易·说卦传》
昔栾武子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昔人已乘黄鹤去。--唐·崔颢《黄鹤楼》
昔自郡城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抚今追昔;今非昔比;今胜于昔;在昔(过去,从前);昔来(往日以来);昔士(古之贤人)
昨日
昔者疾,今日愈,如之何不吊?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。赵岐注:“昔者,昨天也。”
傍晚;
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
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。--《谷梁传·庄公七年》
其乐非特朝昔之乐也。--《史记·楚世家》
通“夕”。夜晚
通昔不寐矣。--《庄子·天运》
昔,夜也。--《广雅》
夏四月辛卯昔。--《谷梁传·庄公七年》
昔昔梦为国君……昔昔梦为人仆。--《列子·周穆王》
为一昔之期。--《左传·哀公四年》
德<动>
(形声。从彳,惪声。从“彳”,表示与行走有关。本义:登高,攀登)
同本义
德,升也。--《说文》
君子德车。--《易·剥》虞本。按,与剥庐对文。登也,升。君子以顺德,亦本字。
感激
然则德我乎。--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
通“得”。取得,获得
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德善。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,德信。--《老子·四十九章》
是故用财不费,民德不劳。--《墨子·节用上》
德〈名〉
道德,品行;;
德,德行。--《篇海类编》
德行,内外之称,在心为德,施之为行。--《周礼·地官》注
德何如可以王矣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六三德。正直、刚克、柔克也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注:“至德,敏德,孝德也。”
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下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无德不贵,无能不官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又如:德薄(德行浅薄);德望(品德与名誉);德器(德行器量);德被四方(品德高尚,满布天下);德薄望浅(谦词。品德低下,名望轻微);德门(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);德誉(道德声誉);德馨(道德芳馨);德艺(道德与才艺);德操(道德操行)
恩惠;恩德;
是不敢倍德畔施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:“恩也。”
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德施(恩惠;恩泽);德惠(德泽恩惠)
仁爱;善行。如:德意(善意);德政(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);德法(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);德厚(仁厚)
心意;。如:同心同德
福
百姓之德也。--《礼记·哀公问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