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一根绳子,串着一些玉石。“玉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)
同本义
玉,石之美者,有五德,润泽以温,仁之方也…--《说文》
君无故玉不去身。--《礼记·曲记》。疏:“玉谓佩也。”
五玉。--《虞书》。郑注:“执之曰瑞,陈列曰玉。”
王齐则共食玉。--《周礼·王府》
惟辟玉食。--《书·洪范》
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--《左传》
又如:玉情儿(玉石的质量、成色);玉墀(白玉台阶);玉阙(宝座;皇宫);玉虚(道教指玉帝的居处);玉树(指槐树);玉砚(玉石制的砚台);玉雕(玉石雕成的工艺品);玉栏(玉石制的栏杆)
泛指玉石的制品。如:玉尺量才(考试);玉鉴(玉镜);玉斝(玉酒器);玉辇(君后坐的车);玉笈(玉饰的书籍)
指玉制的乐器
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。--《孟子》
又如:玉徽(美玉装饰的琴);玉轸(琴上的玉制弦柱);玉振金声(演奏古乐,以钟发声,以罄收韵,集众音之大成。金指钟,玉指罄)
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.。如:玉色瑗姿(色泽如玉,姿态万行);玉溜(目光);玉箸(玉筯。死后垂下的鼻涕);玉笋(美女的手指);玉竹(一种竹,颜色青黄相间)
比喻美德、贤才;x;
君子比德如玉。--《礼记》
又如:玉笋之班(人材行列。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,称玉笋。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);玉堂金马(指翰林出身;亦指出身高贵,文武双全);玉堂(翰林院);玉音(帝王的话语)
玉<形>
敬辞。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
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。--《战国策》
马嵬坡下泥土中,不见玉颜空死处。--白居易《长恨歌》
又如:玉文(对文字的美称);玉面(尊称人的容颜);玉札(对别人书信的敬称);玉躬(玉体);玉声(对他人言语的敬称)
形容美好。如:玉蕴辉山(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);玉女(美女;仙女)
形容洁白。如:玉魄(月华);玉屑(喻洁白的雪花);玉珥(太阳两边的云气);玉羽(洁白的羽翼)
珍贵;。如:玉苗(珍贵的幼苗);玉编(珍贵的典籍)
旋<动>
同本义;
旋,周旋,旌旗之指麾也。--《说文》
旋入雷渊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。注:“旋,转也。”
旋式正綦。--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。索隐:“旋,转也。”
鲵旋之潘为渊。--《列子·黄帝》。注:“旋,谓盘旋也。”
湍濑旋渊吕梁之深。--《淮南子·俶真》
水深则回。--《荀子·致士》。注:“回,旋流也。水深不湍峻则多旋流也。”
周旋中规,折旋中矩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
周旋序顺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周旋,容止也。”
列星随旋,日月递炤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又如:旋辟(进退周旋,环绕);旋式(转动罗盘);旋弄(转动摆弄);旋盘(转碟)
返回或归来;
旋,还也。--《小尔雅》
旋,回也。--《字林》
桃今与楼齐,我行尚未旋。--李白《寄东鲁二稚子》
又如:旋盖(重新盖造);旋止(归来);旋仅(回归);旋走(来回走动)
绕行
绕日而疾旋。--清·谭嗣同《仁学上》
又如:旋曲(盘旋曲折);旋行(回旋而行);旋折(盘旋曲折)
小便
夷射姑旋焉。--《左传·定公三年》
又如:旋便(小便);旋溷(大小便)
旋<名>
圆
工倕旋而盖规矩,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。--《庄子》
又如:旋阑儿(圆领大袖的衣衫)
圈儿
燕青借力便旋四、五旋,旋到献台边。--《水浒全传》
又如:手掌上的老茧一旋又一旋
东汉时地名,即“旋门关”X。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县西汜水镇西南
姓
旋<副>
立即,随即
憔悴孤虚,旋生旋灭。--《天演论·察变》
黠鼠伺我侧,乍去旋来归。--清·张际亮《石亭》
旋改为满。--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》
旋刻之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旋升宁夏道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如:旋日(一日之间);旋而(顷刻,不久);旋葬(随即安葬);旋得旋失(很快地得与失)
旋<连>
同时进行
深锁雷门宴上才,旋看歌舞旋传杯。--唐·章碣《陪浙西王侍郎夜宴》
又如:旋蒸热卖(即“现蒸现卖”或“现砍现装”。谓平时不关心,但为了某种目的,就临时表现得非常热情)
旋<形>
逐渐
东风千树易老,怕红颜旋减,芳意偷变。--宋·周密《齐天乐》
随意,漫然
好鞍好马乞与人,十千五千旋沽酒。--李白《少年行》